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水库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方案

2022-03-24 来源:划驼旅游
水库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方案

水库水土保持工程

实施方案

水库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方案

目 录

前言 ............................................................................................................................................................................ 1 1 基本情况 ................................................................................................................................................................ 4 1.1自然条件 ......................................................................................................................................................... 4

1.1.1项目区域概况 ......................................................................................................................................... 4 1.1.2地质、地貌 ............................................................................................................................................. 4 1.1.3土壤、植被 ............................................................................................................................................. 5 1.1.4水文、气象 ............................................................................................................................................. 7

1.2社会经济状况 ................................................................................................................................................. 9

1.2.1人口与劳力 ............................................................................................................................................. 9 1.2.2土地利用现状 ......................................................................................................................................... 9 1.2.3农村经济状况 ....................................................................................................................................... 10 1.2.4农村基础设施状况 ............................................................................................................................... 12

1.3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现状 ............................................................................................................................ 12

1.3.1水土流失状况 ....................................................................................................................................... 12 1.3.2水土流失成因及危害 ........................................................................................................................... 13 1.3.3水土保持现状 ....................................................................................................................................... 14

2 建设目标、规模和工程总体布局 ....................................................................................................................... 18 2.1建设目标 ....................................................................................................................................................... 18

2.1.1治理水土流失目标 ............................................................................................................................... 18

2.1.2改善生态环境目标 ............................................................................................................................... 18 2.1.3发展经济目标 ....................................................................................................................................... 18 2.1.4其他目标 ............................................................................................................................................... 19

2.2工程布局和建设规模.................................................................................................................................... 19

2.2.1生产用地和生态用地划分 ................................................................................................................... 19 2.2.2土地利用规划 ....................................................................................................................................... 19 2.2.3工程布局 ............................................................................................................................................... 20 2.2.4建设规模 ............................................................................................................................................... 22

3 工程设计 .............................................................................................................................................................. 23 3.1坡面水土整治工程 ....................................................................................................................................... 23

3.1.1作业道路 ............................................................................................................................................... 23 3.1.2排洪沟 ................................................................................................................................................... 24 3.1.3蓄水池 ..................................................................................................................................................... 24

3.2小型水利水保工程 ....................................................................................................................................... 27

3.2.1拦砂坝 ................................................................................................................................................... 27

3.3植物防护工程 ............................................................................................................................................... 35

3.3.1水土保持林 ........................................................................................................................................... 35 3.3.2经果林 ................................................................................................................................................... 41

3.4封禁治理 ....................................................................................................................................................... 47

3.4.1布设原则 ............................................................................................................................................... 47 3.4.2组织管理措施 ....................................................................................................................................... 47

水库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方案

3.4.3技术措施 ............................................................................................................................................... 47

3.5监测措施 ....................................................................................................................................................... 48

3.5.1监测原则 ............................................................................................................................................... 48 3.5.2监测内容 ............................................................................................................................................... 48

4 施工组织设计....................................................................................................................................................... 50 4.1施工组织设计 ............................................................................................................................................... 50

4.1.1施工组织形式 ....................................................................................................................................... 50 4.1.2主要材料来源 ....................................................................................................................................... 50 4.1.3工程施工交通、场地、水电安排 ........................................................................................................ 50 4.1.4施工季节安排和劳动力、机械调配情况 ............................................................................................ 50

4.2实施计划 ....................................................................................................................................................... 51 5 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 ........................................................................................................................................... 53 5.1投资概算 ....................................................................................................................................................... 53

5.1.1 编制依据 .............................................................................................................................................. 53 5.1.2 编制方法 .............................................................................................................................................. 53 5.1.3 投资概算 .............................................................................................................................................. 55

5.2 资金筹措 ....................................................................................................................................................... 62 6 效益分析 .............................................................................................................................................................. 64 6.1 经济效益 ....................................................................................................................................................... 64

6.1.1 指标确定 .............................................................................................................................................. 64 6.1.2 经济效益计算 ...................................................................................................................................... 65

6.2 生态效益 ....................................................................................................................................................... 66

6.2.1 蓄水保土效益 ...................................................................................................................................... 66 6.2.2 改善环境效益 ...................................................................................................................................... 68

6.3 社会效益 ....................................................................................................................................................... 68 6.4 经济分析 ....................................................................................................................................................... 69

6.4.1 依据和方法 .......................................................................................................................................... 69 6.4.2 经济评价参数确定 .............................................................................................................................. 69 6.4.3 评价指标 .............................................................................................................................................. 70

6.5节能减排分析 ............................................................................................................................................... 73 7 项目组织管理....................................................................................................................................................... 74 7.1组织管理机构 ............................................................................................................................................... 74 7.2组织管理措施 ............................................................................................................................................... 74 7.3技术保障措施 ............................................................................................................................................... 75 7.4监督保证措施 ............................................................................................................................................... 75

附图:

1、xx项目流域土地利用现状图 2、xx项目流域水土流失现状图 3、xx项目流域工程措施布置图

水库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方案

前言

xx水库位于西双版纳州xx境内,行政区划隶属xx东南部的xx镇,项目区涉及xx水库管理所,具有良好的交通状况,距县城约47km,距xx镇约15km。流域内水源林以保护和恢复区域森林植被、增强水源涵养能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保障流域范围内环境资源安全,特别是xx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用水质量为首要任务。区内森林植被覆盖率高、水资源丰富,尤以水库为xx最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而地位显著。因此,加强该水源林保护区的保护与发展,对整个保护区及其周边、下游地区乃至xx都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

2014年,为进一步加强xx水土保持科学化、规范化保护利用,保证下游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安全,从根本上解决社会发展和水源林保护之间的矛盾,结合xx项目流域2010、2011年的治理工程实施情况,特编制2015年xx水库水土保持工程实施计划,本计划严格按照通知要求,加强项目的实施管理、资金管理、进度管理工作,确保工程顺利实施,发挥投资效益。

本实施方案严格执行如下技术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坡耕地治理技术》(GB/T16453.1—200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沟壑治理技术》(GB/T16453.3—2008);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小型蓄排水工程》(GB/T16453.4—2008);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2008);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2006);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灌区规划规范》(GB/T50509—2009)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防洪标准》(GB50201—94);

(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

1

水库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方案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工程量计算规定》(SL328-2005);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水土保持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SL449-2009);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 水土保持图》(SL73.6—2001);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造林作业设计规程》(LY/T1607-2003); (15)国家计委、建设部《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计价格〔2002〕10号,2002年1月7日);

(16)水利部《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水总〔2003〕67号,2003年1月25日);

(17)水利部《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水总〔2003〕67号,2003年1月25日); (18)云南省地方标准《用水定额》(DB53/T168—2006);

(19)云南省水利厅《关于下发<云南省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试行)的通知》(云水规计〔2005〕116号)。

2

水库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方案

xx水库水土保持工程特性表

项目 一、建设条件 1.所在项目区 2.土地面积 3.人口 4.农业人口 5.多年平均年降水量 6.多年平均气温 7.森林覆盖率 8.林草覆盖率 9.水土流失面积 10.流失程度 11.土壤侵蚀模数 12.已治理面积 二、设计标准 工程防御 暴雨标准 三、工程规模 1.综合治理面积 (1)坡耕地治理工程 排洪沟 坡面水系工程 蓄水池 沟渠 取水坝 保土耕作 作业便道 (2)小型水利水保工程 塘堰整治 溪沟整治 拦砂坝 谷坊 (3)植物防护 水土保持林 经果林 (4)辅助措施 输水带 标识牌 管理房 (5)封禁治理 hm hm km 个 ㎡ hm 222单位 xx水库 hm 人 人 mm ℃ % % hm % t/(km.a) hm (P=10%) (P=20%) mm mm hm km 口 km 座 hm km 座 km 座 座 222222数量 78.67 639 639 1300 18.3 44.4 56.6 48.06 45.5 1567 1.45 110 91 78.67 0.8 3 1.94 1 1.94 1 12.32 46.99 0.9 50 50 19.36 项目 四、施工 1.工程量 土方 石方 混凝土 浆砌石 土石方回填 2.主要材料 钢材 水泥 苗木 种籽 3.施工机械 4.施工年限 五、投资 1.工程静态总投资 工程措施 植物措施 封育治理 辅助措施 独立费用 基本预备费 3.投资分摊 州级资金 地方匹配 群众投资 六、工程效益 1.治理程度 2.提高林草覆盖率 3.实现生态修复面积 4.年拦蓄泥沙 5.年蓄水能力 6保土效益 7.直接经济效益 效益费用比 经济净现值 内部收益率 单位 万m 万m m m 万m t t 万株 kg 台班 年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233333数量 0.26 0.054 101.8 350.48 0.13 38.6 2 271.41 36.26 206.30 0.97 8.8 11.08 8.0 2.622 258 13.41 98.8 24.5 67.42 0.12 3.35 0.38 24.23 1.55 131.13 18.2 2.单位治理面积投资 万元/hm 万元 万元 万元 % % hm 万t 万m 万t 万元 万元 % 32

3

水库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方案

1 基本情况

1.1自然条件

1.1.1项目区域概况

xx水库水土保持工程位于西双版纳州xx境内,行政区划隶属xx东南部的xx镇,位于xx水库项目流域内,地处东经100°26′20″~100°30′56″,北纬21°44′50″~21°48′18″,项目区内土地总面积0.7842km2,水土流失面积0.4806km2。距县城约47km,距xx镇约15km。流域地势四周高,中间低,海拔高程为1400m~1800m,相对高差为400m。 1.1.2地质、地貌 1.1.2.1地质特征

一、地质构造及地层岩性

区域境内地层出露不全,由老至新描述如下: (1)侏罗系

①中统花开左组(J2h)

紫红、黄绿色粉砂岩夹粉砂质页岩、泥岩,厚约3000m,分布于区域;与上伏地层J3b呈整合接触。

②上统坝注路组(J3b)

紫红色泥岩、粉砂质泥岩夹泥质粉砂岩及细砂岩,厚约247m,分布于区域内;与上伏地层K1j呈假整合接触。

(2)白垩系下统景星组(K1j)

紫红、灰白色中细粒、少量粗粒石英砂岩、长石砂岩夹紫红、黄绿色粉砂岩、泥质

粉砂页岩,底部为砾岩;厚约568m,广泛分布于区域;与第四系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3)第四系

①Qedl:壤土、碎石土,厚2—10m,分布于山顶及斜坡。 ②Qpal:粉细砂及砂卵砾石层,厚2—5 m,分布于河床及阶地 ③Qh:淤泥土及淤泥质粘土,厚2—4 m,分布于下游。 二、地震

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第3.2.4条及附录A规定:项目区属

4

水库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方案

抗震设防烈度Ⅷ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30g。另据《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规定,规划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0.30g,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

流域内地震烈度区划为Ⅷ度设防区,域内地震造成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较小,地震诱发地质灾害危险的可能性相对较小。 1.1.2.2地貌特征

由于多次地壳运动,尤其项目区位于曼各断裂带东南方向,山体运动等内部南北向、东西向构造力的影响,和整个滇中高原的构造控制,以及近代历史时期各种外力的加工和改造,项目区属xx高原式丘陵与澜沧江谷地的过渡地带,为侵蚀中低山地貌。流域整体呈四周高,中间低态势,海拔高程为1400m~1800m,相对高差为400m。

由于项目区内大部分区域属于高原山地地貌,小地形比较复杂,沟道分布较广,密度较大,但规模较大的不多。区内中、北部坡度较缓,除河滩、阶地外,山脊两侧的坡度稍缓,坡面长约600~800m,四周山坡坡面较陡,平均达15°左右。

流域内地面坡度组成情况见表1-1。

表1-1 项目区流域内地面坡度组成表

土地总面积 面积 (hm) 78.67 2坡 度 组 成 <5° 25°~15° (hm) 30.21 215°~25° (hm) 31.47 225°~35° (hm) 8.50 2>35° (hm) (%) 0.767 1.0 2面积 占比例 面积 占比例 面积 占比例 面积 占比例 面积 占比例 (hm) 7.63 (%) 9.7 (%) 38.4 (%) 40.0 (%) 10.8 1.1.3土壤、植被 1.1.3.1土壤

流域内的地层基岩包括:紫红、黄绿色粉砂岩夹粉砂质页岩、泥岩;紫红色泥岩、粉砂质泥岩夹泥质粉砂岩及细砂岩;紫红、灰白色中细粒、少量粗粒石英砂岩、长石砂岩夹紫红、黄绿色粉砂岩、泥质粉砂页岩。这些岩类经风化作用后形成砂岩、泥岩残积坡积成土母质,母质风化后残积原处或受重力作用堆积于坡麓。因受不同气候、生物、母质、地形、人类耕作五大成土因素的作用下,发育成红壤、黄壤、赤红壤、水稻土。

(1)红壤

红壤发育在酸性岩(砂岩、页岩、板岩)、基性结晶岩(玄武岩)、碳酸盐岩(石灰岩、白云岩)、石英砂岩等岩类上。由于岩性的化学成分、结构的差异,酸性岩类、

5

水库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方案

石英砂岩类,发育成香面土、红砂土,开垦耕作后,演变为黄红土、红土;碳酸盐岩类、基性结晶岩类风化彻底,颗粒细腻,最初发育成涩红土,开垦耕作后演变为红土、油红土。项目区内以涩红土、黄红土和红土分布较广。

(2)黄壤

分布地势较高,多在1600~2200m,在山的中上部,如处于迎风迎雨面,分布下限降至1600~1700m,逆风逆雨面的下限,又抬升至1800~2100m。

(3)赤红壤

赤红壤主要分布在流域区内高程1500~1700m的低山、丘陵地带,由泥岩、砂岩、泥灰岩等经过长期高温湿和强烈风化而成,土壤表层呈褐色或黄灰色,质地壤土或沙壤,PH值为6.5~7.5,有机质及其它养分含量略低。

(4)水稻土

是在经过长期水耕熟化发育而成的一种特殊性质的土壤,可分为潴育型水稻土、淹育型水稻土和潜育型水稻土。

各类土壤理化形状见表1-2。

表1-2 流域内土壤理化性状表

土壤 类型 红壤土 黄壤土 赤红壤 水稻土 土层厚度土壤容重(cm) 50 48 50 42 (t/m) 1.26 1.13 1.24 1.44 3土壤养分含量 有机质(%) 2.91 3.12 2.82 3.01 全氮(%) 0.24 速效氮(ppm) 46.27 全钾(%) 0.22 速效钾(ppm) 69.53 全磷(%) 0.05 速效磷(ppm) 39.42 58.36 37.28 60.34 5.83 5.82 5.77 6.73 PH值 0.36 124.63 0.266 116.23 0.07 0.04 0.26 47.66 98.74 0.22 0.17 79.57 87.62 0.05 0.08 1.1.3.2植被

xx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森林种类也多种多样,总的可以分为北热带季雨林带和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思茅松林带。按不同生长环境,植被群落分布亦有差异。 (1)北热带季雨林带

这个植被带大体可分为三个类型:①北热带季雨林,上层种多为干季换叶性落叶树种,中下层多为常绿树种组成,上层乔木树种多见大青树、菩提树等;②热带竹林混交林,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山坡。竹类主要是杜竹,纯林很少,多成丛骤生,伴有多类落叶树种,如攀枝花、羊蹄甲、及常绿树种小叶黑心树,刺桐、荒地树等。草本植物多见飞机草、野古草。③热带栽培植被,最多的是橡胶林,品种是三叶橡胶。

6

水库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方案

(2)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思茅松带

①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栎类混交林。分布在海拔900 m~1800 m左右,以山坡缓坡地段及山沟为多,代表植被区为曼搞自然保护区。主要树种是三毛榉科、茶科、樟科、蔷薇科的常绿树种,少为落叶树种。②南亚热带季风常绿思茅松林、松栎混交林。思茅松占优势,林间多禾本科草类。这类植被的土壤酸度大,有机质的积累不如常绿阔叶林。③南亚热带栽培植被。在坝区边缘,村寨附近多分布有茶树~樟脑树~栗类的混生林及少部分茶叶纯林。区内多位茶、樟脑混交林,南糯山多为茶~栎,木荷林。

根据2010年xx小流域外业调查数据,结合1/10000的土地利用现状图,通过量算和统计,得出统计,流域内现有林地1237.70hm2,其中有林地982.49hm2,占林地面积的79.4%,灌木林91.24hm2,占林地面积的7.4%,疏幼林163.97hm2,占林地面积的13.3%。植被覆盖率51.2%,森林覆盖率为44.4%,通过调查,流域内主要主要经济果木林树种有:桃、梨、李、苹果、沉香、龙竹、板栗、核桃、茶叶等。

2

本次水土保持工程实施区域为疏幼林地11.25hm(xx2010年项目流域治理经济林),

灌木林19.36hm2,荒山坡地48.06hm2。

表1-3 土壤垂直分布以及林型和树种特征表

海拔(m) 1500m以下 1500~1700m 1500~1900m 1700m以上 土壤 水稻土 赤红壤 红壤 黄壤 主要树种 南亚热带栽培植被:茶树~樟脑树~栗类的混生林 热带竹林混交林:杜竹,伴有树种攀枝花、羊蹄甲、及常绿树种 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栎类混交林:思茅松占优势 北热带季雨林:大青树、菩提树 1.1.4水文、气象 1.1.4.1气象特征

流域内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水热条件较好,具有湿润多雾、夏暖冬凉、雨热同季、干湿分明、光照充足、四季如春的气候特点,主要特征表现为:

(1)冬夏温差小,四季如春,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18.3℃,极端最高气温36℃,极端最低气温-5.4℃,月平均最高气温23℃(7月份),月平均最低气温12℃(12月份)。昼夜温差平均在11℃~18℃之间,≥0℃的天数365天。年温差较小,≥10℃的活动积温6500℃,日照时数2065.5h,年无霜期325天。

(2)干、湿季节明显,雨热同季。全年降雨量的分布明显分为干、湿两季,多年平均年降水量1300mm,降水量多集中在雨季(5~10月),占全年降水量80~85%,

7

水库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方案

达1072.5mm左右。日最大降水量为110mm,6小时最大降水量为91mm。雨季的湿度为81%以上,干季的湿度约为50~60%。

(3)光照充足、适宜人居。区内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静风频率为25%,年平均风速为3~5m/s,瞬时最大风速23m/s,大风日数为15天。太阳总辐射是210千卡~230千卡/m2·a,平均日照时数在2050~2450h之间。

流域气象特征见表1-4。

表1-4 流域气象特征表

气温( C) 观测0年均降雨量(mm) 5~10月 暴雨≥10℃无霜年均日太阳总积温 期照时数辐射量站名 年最年最多年最大量 年份 最小量 年份 多年 降雨量 天数 02(C) (d) (h) (J/cm) 高 低 平均 平均 (mm) xx 36 -5.4 18.3 1800 1971 1000 1961 1300 1072.5 180 6500 325 2065.5 211.89 1.1.4.2水文

(1)河道现状

流域内涵盖xx水库,地表水及地下水排泄属澜沧江水系一级支流流沙河流域,流沙河流域地处横断山系纵谷南段、怒山山脉尾端东侧、澜沧江西岸,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中部平坦,是一个山、河、丘、坝交错的地区。项目区位于xx镇东南部,所属河流南溪河发源于xx斯皮底各脚山,由南向北,在xx坝与南晕河交汇后称南溪河,在大桥附近与南秧河汇合后称流沙河,于景洪市汇入澜沧江。

(2)水库

域内水库主要分布有xx水库1座中型水库,总库容4943万m3,主要以满足xx城人民生产、生活用水为目的。水库控制径流面积61.90km2,河长13.00km,河道平均坡降11.2‰,多年平均径流量5800万m3。水库上游水系发育较单一,呈“Y”字型分布,主要有史浓罗卡河、马过老坝等河流。

根据本次外业调查,流域内现有水利设施情况见表1-5。 表1-5 流域内水资源利用现状表

水源情况 输水管(渠) 水库 塘堰 水井 蓄水池(窖) 抽水站 需要解决灌溉条件 需解决 生活用水 人口牲畜 数量年供水量数量年供水量数量年供水量数量年供水量长度年供水量装机容年供水量水田 果园 梯坪地(座) (万m3) (座) (万m3) (眼) (万m3) (口) (万m3) (km) (万m3) 量(KW) (万m3) (亩) (亩) (亩) (人) (头) 1 5900 27 7 70 80 100 130

8

水库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方案

1.2社会经济状况

1.2.1人口与劳力

xx流域位于xx镇辖区内,行政区划隶属贺开村民委员会,涉及贺开村委会的曼弄老寨、曼弄新寨、曼囡等3个村民小组(自然村),173户农户, 2013年末总人口639人(全部为农业人口),农业劳动力412人,农业人口密度26人/km2,人口自然增长率2.0‰,主要民族有傣、拉祜、哈尼、布朗、佤、汉等多种民族,以拉祜族为主,其次是傣、哈尼族。流域内生产方式以农业种植为主,且距离县城较远,因此人口流动不大,农闲时虽有部分劳动力外出务工,但数量较少,不会影响本工程的实施。 1.2.2土地利用现状 1.2.2.1土地利用分布状况

土地利用现状是项目流域实施方案编写的重要依据,详实的土地利用现状资料是各项水保措施科学、合理配置的保障。因此,本次采用1/25000的土地利用现状图作为底图,经外业现状调查,内业图纸整理编辑、数据集成并成果统计,得到流域内的土地利用现状如下:

此次项目实施范围为xx水库流上游左岸及右岸部分流域总面积为78.67hm2,其中:坡耕地11.25hm2(原xx小流域治理经果林),占土地总面积的14.3%;林地19.36hm2,占土地总面积的24.6%,其中全部为疏幼林19.36hm2,荒山荒坡48.06hm2,占土地总面积的61.1%。

1.2.2.2土地利用存在问题

通过对流域内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状况的综合分析,流域内的土地利用方式还存在如下几点不利于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

(1)土地利用结构单一

根据xx流域内土地利用现状统计数据,流域内的土地利用结构比较单一,林地及荒山荒坡占土地总面积比重较大,其中荒山荒坡面积48.06hm2,占土地总面积的61.1%,没有其它产业开发用地,不利于当地经济的全面健康发展。

(2)滥砍乱挖

自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人们盲目地为解决吃饭问题和发展经济,忽视了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到处滥砍乱挖,坡耕地逐年增多,致使林草资源遭受破

9

水库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方案

坏,森林覆盖率逐年下降,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

(3)过度放牧,铲草积肥

长期以来农民耕作靠牛,驮运靠马,特别是承包到户后,牛马迅猛增加,造成野外过度放牧。流域区的土壤结构较差,广大农户为改良耕地的土壤成份,大量铲草皮,地表严重裸露,导致林区幼苗受损,林草缺肥生长缓慢,光山秃岭增多,造成大量水土流失。

(4)农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商品化程度较低。

流域内目前适宜当地发展的经果林规模极小,多是效益产出低、生长时间较长的老化树种,传统的种植模式抑制了当地农业的市场竞争力。特别是xx水库右岸及上游两岸,未能充分开发整治、利用,土地产出率按该地区资源优势未能真正体现出来。 1.2.3农村经济状况 1.2.3.1农村产业结构

根据xx镇2013年农村经济收益分配资料统计,xx项目流域涉及贺开村民委员,2013年农业总产值为193万元,其中农业产值158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81.9%。林业产值7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6%,牧业产值27.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4.0%。渔业产值低微。项目区农村经济总收入175万元,农业人均年纯收入2739元。 1.2.3.2农业生产

流域内耕地总面积121.39hm2,其中基本农田总面积89.09hm2,占耕地总面积的73.4%,农业人均耕地0.19hm2,农业人均基本农田0.14hm2,2013年粮食播种面积为121.39hm2,粮食总产量326.00t,播面单产2984kg/hm2,农业人均产粮510kg。主要粮食作物有旱稻、玉米、甘蔗、豆类、薯类等;油料作物有花生、油菜等;主要经济作物有茶叶、核桃、板栗等。近年来随着群众商品意识的提高,流域内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商品率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粮食生产现状见表1-7。 表1-7 流域内2013年粮食生产现状表

农业人口(万人) 0.06 播种总面积 基本农田 粮食产量 基本农田粮食产量 总计 平均 总计 平均 播面单产 播面单产 总计(t) 总计(t) 222222(hm) (hm/人) (hm) (hm/人) (kg/hm) (kg/hm) 121.39 0.19 89.09 0.14 326.00 2984 280.63 3500 1.2.3.3林业生产

流域内现有林地为当地群众的集体林,主要为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和经果林,

10

水库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方案

其中有林地982.49hm2,灌木林地91.24hm2,疏幼林296.76hm2,经果林12.35hm2;有林地树种是山毛榉科、茶科、樟科、蔷薇的常绿树种,少数为落叶树种,有林地多为原生植被遭破坏以后,人工种植的次生林,疏林地基本为稀疏幼林,这些林地郁闭度低,林业生产主要以出售林业产品为主,其它尚有小部分的林下资源开发作为补充,2009年流域内林业产值为7万元。 1.2.3.4牧业生产

流域内牧业生产主要为当地农户自发进行的牲畜饲养,饲养的品种主要有猪、牛、马、羊、家禽等,2013年末有猪1320头、牛512头(主要为耕牛)、马340匹,羊215只、家禽3025只,猪、家禽为圈养(饲料以农作物的茎、叶、野菜和粮食为主),牛、马、羊全部为放养,这对项目流域内特别新造林地和荒山荒草地上的植被具有较大的破坏作用,使得项目流域内植被的自然恢复较为困难,所以项目流域内传统畜牧业放养方式对水土保持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从实地调查了解的情况看,长势不好成活率不高的幼林地基本都是由于不合理的放牧造成的。从水土保持角度出发,在项目流域治理实施期间,为保证新造林地的成活率,应加强对当地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尽量做到牛、羊不上山,并对项目流域内的牲畜放养加以规范,指定放养范围,并实行轮牧制度。从而确保新造林地的成活率。 1.2.3.5渔业生产

渔业养殖在本区内极小规模的存在,主要集中在零星分布于流域内的小库塘,同时也有农民自发挖的鱼塘,但由于面积小未达到规范要求的最小上图面积标准,故未统计在内,总的来讲项目流域内渔塘养殖面积不大,并且缺乏有效管理及科学养殖意识,产量也不高。

1.2.3.6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环境与灾害影响

流域内耕地总面积121.39hm2,其中基本农田总面积89.09hm2,农业人均耕地0.19hm2,对于项目区内以农业种植为主的各村委会来说,这一指标明显偏低,加之农业用地与非农建设用地矛盾尖锐,耕地后备不足。区内降雨丰富,在雨季容易形成水力侵蚀、重力侵蚀、混合侵蚀,严重威胁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梯地及部分水利工程设施,影响耕地的灌溉和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使得项目区内耕地产出率不高。

(2)当地市场意识薄弱

11

水库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方案

目前,区内没有一户能支撑当地经济发展的工业企业,拉动区域经济发展主要靠农村种养业和部分国有、集体流通企业及个体私营企业。加之当地一些群众的市场意识较弱,农产品商品率较低,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

(3)建议

项目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主要依靠于第一产业,尤其是农、林、牧等产业的发展,因此应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大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加快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同时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才能确保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 1.2.4农村基础设施状况

xx项目流域地处山区、半山区,距xx城约47km,距xx镇约15km。域内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为农业基础设施及农业生产、生活条件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运输环境。随着农村电网改造,流域内已基本通电。肥料则以农家肥和化肥一起使用,化肥每年施用量为:氮肥110t、磷肥52t、尿素60t、复合肥19t,碳酸氢铵60t,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为16t,农药使用量为6t;饲料主要来源于农作物的茎、叶、野菜和粮食。水资源相对丰富,现有水利设施主要为xx水库。库区水资源丰富、植被完好、径流量大,水质较好。据项目区内水资源丰富的特点,今后要提高各水利化指标的潜力很大,水利化方向以中型为主。但是,项目区内部分生产用地位于山区、半山区,位置相对水源较高,水利基础设施不完善,需要解决灌溉供水及生活用水条件,以增加这些地区的可利用水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1.3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现状

1.3.1水土流失状况

xx是我省植被覆盖较好的区域,但近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不断增加,毁林开荒种粮、扩大牧地现象时有发生,森林破坏严重,加之由于管理不善,采伐后未及时更新,以及被占用转为其他用地等原因,林业用地面积日益减少,原始森林逐步向次生杂木林转化。由于森林植被遭到破坏,造成水土流失,水源枯竭,严重影响了生态平衡,生态环境恶化。

据对流域区的实际调查及收集相关资料分析,流域内土壤侵蚀类型有水力侵蚀(主要为面蚀、沟蚀)、重力侵蚀(主要为崩塌、滑坡),其中尤以面蚀为主要表现形式。

12

水库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方案

面蚀主要发生在流域四周面山上的坡耕地、荒山荒坡和疏林地上,流失强度以轻度和中度为主;沟蚀主要发生在流域内各大侵蚀冲沟内,大部分呈发育状态的浅沟侵蚀和切沟侵蚀,少部分已经处于侵蚀沟发育的末期,成为冲沟侵蚀。

本次项目区内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8.06hm2,流失面积中,轻度流失面积27.77hm2,占流失面积的57.8%;中度流失面积20.29hm2,占流失面积的42.2%。土壤侵蚀模数1567t/km2·a,年土壤侵蚀总量763.13t。 1.3.2水土流失成因及危害 1.3.2.1水土流失成因

项目流域内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水热条件较好,全年降雨量的分布明显分为干、湿两季,多年平均年降水量1300mm,降水量多集中在雨季(5~10月),占全年降水量80~85%,达1072.5mm左右,每年都有多次大暴雨或连续数十天的降雨现象。由于项目区内大部分区域属于高原丘陵地貌,小地形比较复杂,沟道分布较广,密度较大,但规模较大的不多。区内中部坡度较缓,除河滩、阶地外,山脊两侧的坡度稍缓,坡面长约600~800m,四周山坡坡面较陡。项目区位于曼各断裂带东南方向,山体运动等内部南北向、东西向构造力的影响,和整个滇中高原的构造控制,以及近代历史时期各种外力的加工和改造,形成了项目区复杂的地质构造,石灰岩等岩类广泛分布。这种稍复杂的地形地貌、气候特征、岩土体特性,在客观上为水土流失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内动力,此为导致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

xx小流域内人口增长迅速,在狭小的空间集中了过多的人口,人类的频繁活动,使脆弱的环境更加恶化。据调查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人为因素导致水土流失:①存在部分坡耕地。由于历史原因,加上自然地理条件所限,在陡坡上仍然有耕地现象,每到雨季,被挖松的地表土壤同雨水一起沿坡随层流失,使原坡变得更陡,地力下降。②排水集中。城市和村寨生活废水集中排放,使地表水集中冲刷,加强冲沟发育。③工程建设中无水保措施,修建公路、水渠以及建筑房屋时,破坏了项目区内原有的地形地貌,致使大片岩土体暴露于地表,在雨水等的影响下,加重了水土流失,可能导致局部地段产生坍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1.3.2.2水土流失危害

水土流失不仅造成土地资源的破坏,农业生产环境恶化,生态平衡失调,水旱灾害频繁,而且直接影响各业生产的发展。区内水土流失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3

水库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方案

(1)降低土壤肥力

项目区内早年由于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林草覆盖率降低,土壤裸露,造成土壤中细颗粒减少,土层变薄变粗,氮、磷、钾、有机质含量降低,使耕地肥力降低。由于土壤肥力不断下降,严重制约着农作物单产的提高,近年来区内的水利设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农业技术得到提高,但由于水土流失,农作物单产却难以得到提高。

(2)破坏地面完整,造成土地利用结构失调

区内部分群众水保意识薄弱,砍伐森林,造成部分林地变裸地,水土流失急剧增加,山地土层迅速减薄,使土地适宜性大幅下降,草木难生,在这种恶性循环中,土地利用现状由林地到裸地再到难利用地。

(3)对水利设施的危害

由于土地遭到严重侵蚀破坏,每到雨季,山洪携带大量泥沙致使水库、坝塘、河道被淤积,降低了现有水利工程的效益,缩短了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河道泥沙的淤积抬高了河床,使水路不通,极易诱发洪灾。现流域内的勐邦水库在泥沙大量涌入的情况下,有效库容逐年减小。

(4)威胁人民生产生活

由于水土流失,水库淤积、河床抬高,造成水库、坝塘的蓄洪能力以及河流的泄洪能力下降,加大了同等水位下的淹没面积;由于林草覆盖率降低,水源涵养极差,在同等暴雨条件下,洪峰流量增大,同时携带大量泥沙,冲毁农田,并造成严重淤积;由于森林涵养水源能力的下降,雨季水资源的大量流失,使得旱灾频繁发生,造成人畜饮水越来越困难。 1.3.3水土保持现状

1.3.3.1xx水土保持工作开展情况

由于人们长期以来重农耕、轻林木,山区、半山区优势没有发挥出来。随着城乡建设和旅游业的扩展,乡乡企业和村庄居民住宅建设的需求,需要占用大量土地,使得农业用地与非农建设用地矛盾日益突出。乡乡企业不断发展,对宜农土地进行开发,容易造成环境和地质灾害影响,治理任务十分艰巨,而且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经济的快速增长,水土流失和水土资源紧缺的形势更加严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颁布实施以来,xx开展了一些水土保持工作,如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种草和坡改梯等措施。为了进一步搞好xx水土保持工作,治理现有水土流失面积,预防和控制新的水土

14

水库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方案

流失发生,建立了各级水保机构,负责水保办日常工作,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水土保持法的宣传,提高全民水保意识

《水土保持法》颁布实施后,为使水土保持国策意识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县水务局按照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安排,采用广播、电视、黑板报、墙报、标语、报刊杂志、水利信息、专题会议、赶集日等多种形式和手段,在全县范围内广泛深入地宣传水土保持法律法规。2008年利用《水土保持法》宣传月活动及“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有利时机,组织人员开展深入持久和形式多样的宣传,这一年内共放宣传资料6000份,悬挂横布标10条,投入宣传经费0.30万元。通过上述活动的开展,使全县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认识了水土流失的危害性、强化预防监督的重要性和水土流失治理的必要性、迫切性,极大地增加了全民的水保意识和法制观念。

(2)建立水保执法监督体系,强化监督职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和《云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的有关规定,为加快xx水土保持法的实施,成立了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站,作为全县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和执法工作的专门机构,各乡镇成立水管站,形成了县、乡两级水土保持监督执法格局。为提高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人员的执政水平和能力,保证监督执法工作的顺利进行,分批分期到省、州市进行培训。经过执法培训的县乡两级水保监督执法人员实行统一持证上岗,依法行使水法律法规赋予的执法权力。

(3)制定地方法规,严格依法监督

为认真贯彻执行水土保持法“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真正把预防监督工作落实到实处,制定出台了可操作性强的《xx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规范性文件。通过严格执法,狠抓落实,有效地遏制了过去点上治理,面上破坏,一面治理,多方破坏的现象。

(4)认真普查规划,明确监督对象

搞好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必须对水土流失现状及其成因进行全面普查规划和分析研究,通过认真细致的普查工作,在了解掌握境内水土流失现状和产生的原因的基础上,编制了《xx水土保持总体规划》,规定了全县水土保持的重点预防保护区、重点监督区及治理区,对今后水土保持工作的原则、方法、目标、任务、措施等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15

水库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方案

1.3.3.2水库流域内水土流失防治情况

xx小流域内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成效,直接关系到流域内人民生产、生活的环境条件与抵御灾害发生的能力。本项目拟定之前,xx水务局已经通过xx小流域治理完成439.8hm2,其中种植水保林229.76hm2、经果林166.93hm2、封禁治理43.11hm2。通过这些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水土流失,减少了水土流失灾害的发生,加强了当地群众水土保持意识,提高了群众开展水土流失治理的积极性。 1.3.3.3主要经验和存在问题

(1)主要经验

xx在以前的国债和其他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的治理过程中积极探索,努力实践,逐步取得了一些经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①加强领导,转变观念

为了寻求水土流失治理的新突破、新发展,县委、县政府及水保部门把水土流失治理作为改变生产条件及生存条件的“奠基工程”和农民的“致富工程”来抓。各级党委政府形成了以早争主动、以实求佳绩的共识,时间上强调“早”,即:早安排、早设计、早动员、早实施;态度上狠抓“实”,即:领导落实、技术落实、资金落实、施工落实,使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在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组织上有了保证。同时把水土保持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多层次、多渠道增加投入,加快治理步伐。

②强化宣传,注重效果

xx在坚持抓好“三个面向”(在宣传上面向各级领导干部;面向广大资源开发和生产单位;面向群众)和“三结合”(坚持对系统内与系统外宣传相结合;宣传对象的一般与重点相结合;宣传工作的经常性与集中性相结合)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宣传车、宣传册、标语、宣传画等手段,着力从水土保持的性质、地位、任务及水土流失的危害等方面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深入持久宣传。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提高了全县人民对水土保持工作的再认识,逐步形成了全社会关心水保、支持水保、真抓实干搞水保的良好社会风气。

③科学规划,加强管理

每项水土保持工程实施之前,水利主管部门都要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合理的治理方向,制定科学的规划。在治理工作中,为避免重建轻管的倾向,不断总结经验,强

16

水库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方案

化管理意识,完善管理制度,从各方面加强对治理成果的保护,每治理一个地方都要落实相应的管护人员,在以往的治理中,已先后落实专、兼职管护人员数名,负责所实施水保工程的管护工作,从根本上杜绝了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保护了治理成果。

④预防为主,依法监督

近年来,各相关部门积极配合,严格执行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认真履行“三权”职责。同时开展了全县人为造成水土流失情况普查,对水土保持作出分区划定,并由县人民政府予以公告,建立了水土保持预防保护和监督执法体系,竭力查处水土保持违法案件。

⑤发展经济,推动水保工程建设

通过深化改革,转换机制,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积极将项目流域治理和发展地方经济结合起来,使水土保持向产业化方向发展。结合县情,在科学地做好规划的同时,在一些条件相对好的地区,采取引进资金合作等形式进行综合治理开发,不断地完善治理区管理制度,扭转治理开发技术水平低下和经营管理粗放的局面,走水保产业化道路,让水保产品参与市场竞争,使水土保持工作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上发挥了较为显著的作用。

(2)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农业用地与非农建设用地矛盾尖锐

由于社会对水土保持的认识程度不同,自然资源的开发与环境保护矛盾依然存在,企业对土地资源的保护缺乏主动性,对环境保持的意识差,重建轻保现象依然存在。

②水土保持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人为水土流失较严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颁布已10多年,相关的地方配套法规文件也相继实施,但由于一些部门、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对水土保持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水土保持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忽视生态环境保护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片面维护区域和部门的利益,不惜以毁坏资源为代价,在开发建设中盲目追求眼前利益和政绩,乱挖乱弃,人为造成水土流失的现象还很严重。

③科研和技术推广滞后。

由于资金不足、技术水平有限,项目区没有力量开展必要的科学试验和采用必需的观测手段,对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推广力度不够,水土流失治理缺乏科学的数字依据。

17

水库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方案

2 建设目标、规模和工程总体布局

2.1建设目标

按照《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规划通则》、《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和《水源保护林建设技术规程》标准的要求,根据西水办电传【2014】4号文件要求,根据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项目建设的目标如下:

通过连续的治理,建立项目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护体系,树立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典型,通过治理,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抢救土地资源,重建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 2.1.1治理水土流失目标

通过连续几年的治理,措施对位配置,形成综合治理体系,到规划期末综合治理程度达到98%以上,年均减少水土流失量700t,蓄水保土缓洪效益显著,减沙效益达70%以上,土壤侵蚀模数减少到1000t/km2·a以下。拦蓄水库泥沙年均0.12万m3。 2.1.2改善生态环境目标

至规划实施期末,林草面积达到宜林宜草面积的80%以上,综合治理措施保存率达80%以上,实现生态修复面积67.42hm2,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小型水利水保工程,按国家有关水土保持技术标准规定设计、施工做到汛期安全。 2.1.3发展经济目标

结合《云南省近期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规划(2009-2011年)》、《云南省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前期工作指导意见》和《流沙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规划(2008—2021年)》及根据西水办电传【2014】4号文件要求,本次综合治理项目因地制宜建设一定数量的经果林,将治理工作的重点、资金一部分投向到生产用地的集中改造和生产力提高上来,达到直接经济效益为24.32万元。

“用生态维护和服务社会经济”的思想,围绕城区和工业园区的水资源安全问题,划定重点水源生态保护范围,通过采取各种政策管理和林业经营手段,加速区域内水源林保护,并力争用5——10年时间,通过保护、恢复、整合、补充、完善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形成百亩生态景观效果;使之成为一个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环境功能强大的区域自然生态系统,

18

水库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方案

2.1.4其他目标

结合以上目标,对项目区内具有自然萌发能力的疏幼林地和荒山进行封禁,加强管护,实现生态及人居环境明显改善,自然灾害减少,土地承载力有较大提高;建立健全水土保持预防监督机构和法规体系,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不断加强,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2.2工程布局和建设规模

2.2.1生产用地和生态用地划分 2.2.1.1生产用地和生态用地划分

一、生产用地数量确定 1、坡耕地

流域内现有坡耕地11.25hm2,2010年xx项目流域治理进行集中连片地采取坡改梯措施,且这些坡耕地地块坡度较缓,已种植大树茶,但因多年管理经费不足及附近村民偷拔等各种原因导致茶树苗成活率仅为60%左右,因此对已有的11.25hm2坡耕地大叶茶进行补植及对其实施保土耕作措施。

2、经果林

项目区域内现有荒山坡地4#及5#共35.74hm2,为中度水土流失地块,围绕“用生态维护和服务社会经济”的思想,通过采取各种政策管理和林业经营手段,本项目需发展经果林35.74hm2。

二、生态用地数量确定

流域内生产用地之外的土地,除居民点、道路等非生产用地,全部为生态用地,主要包括林地、水域、荒山荒坡等。根据流域内土地利用现状和生产用地划分结果,确定流域内的生态用地数量为31.68hm2。 2.2.2土地利用规划

2.2.2.1现有生产用地土地适宜性评价

项目区流域土地现有生产用地面积46.99hm2,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地块的坡度、地貌部位、海拔高程、基岩种类、土壤质地、土层厚度、利用现状、植被类型、森林郁闭度、林草覆盖度、侵蚀类型等进行分析后,分为五块实施。

一、生产用地土地分级

19

水库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方案

根据土地特性和质量,参考《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规划通则》GB—/T15772—2008,采用限制因素法,按地貌部位、地面坡度、土层厚度、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灌溉条件等因素,将土地资源分为六个级别,具体分级详见表2-1。 表2-1 土地资源评价等级表

评价指标 地貌 地面坡度 土壤侵蚀程度 土层厚度,CM 土壤质地 有机质含量% 砾石含量% PH值 有无灌溉条件 土地适应性 一 平整大块 <3º 微度 >200 二 缓坡大块 3º~5º 微度 150~200 三 缓坡小块 5º~15º 轻度 50~150 四 陡坡小块 15º~25º 中度 30~50 五 急坡破碎 25º~35º 强度 15~30 六 难利用地 >35 极强度 <15 重粘土、粗沙、风化母质 <0.1 >50 >7.5,<5.5 无 需经改造然后利用 轻壤~中壤 轻壤~中壤 轻壤~中壤 中壤~重壤 中壤、粗沙 >1.0 <2 5.7~7.5 有 宜农 0.8~1.0 2-5 6.5~7.5 无 宜农、果、牧 0.5~0.8 5-15 6.5~7.5 无 宜农、果、牧 0.3~0.5 15-30 0.1~0.3 30-50 >7.5,<5.5 >7.5,<5.5 无 宜农、林、牧 无 宜农、牧 二、生产用地土地适宜性评价 生产用地土地适宜性评价详见表2-2。

表2-2 土地适宜性评价成果表

地类号 1 2 3 4 一级分类 名称 水田、平旱地 梯地 坡耕地 经果林 四级 分类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二级 合计 适宜性等级 S1 —适宜 S2—比较适宜 S3—当前不适宜 S/T-改梯后适宜 S/X-采取综合措施后适宜 面积(hm) 0.00 0.00 0.00 11.25 35.74 46.99 2S2—比较适宜 2.2.2.2土地利用规划

根据生产用地和生态用地的划分结果和现有生产用地的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按照优先满足生产用地,生产用地择优选择,生态用地以种植水保林及以封禁促进生态自我修复为重点的原则,对各类用地进行合理规划。 2.2.3工程布局 2.2.3.1布局原则

根据本项目的建设目标,结合治理类型区的划分及土地利用规划,确定本项目水土

20

水库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方案

保持措施的布局原则如下:

(1)以单个项目范围规划对象,以流域四周的分水岭为界,兼顾行政区划的限制,重点治理项目区内水力侵蚀,从分水岭到坡脚,从上游到下游,从沟头到沟口,进行全面的调查和重点的规划,形成完整的防护体系。

(2)根据土地适宜性评价和土地利用规划,在不同的土地类型上分别配置相应的治理措施:在宜农的坡耕地上配置保土耕作措施,对于疏林地应实现生态用地的自我修复。

(3)本次综合治理项目因地制宜建设一定数量的经果林和水保林,配套相应水利工程设施,将治理工作的重点、资金一部分投向到生产用地的集中改造和生产力提高上来,从而促进退耕还林和生态用地的最大化。

(4)治理与开发相结合。围绕城区和工业园区的水资源安全问题,划定重点水源生态保护范围,通过采取各种政策管理和林业经营手段,加速区域内森林资源培育进程,并力争用5——10年时间,通过保护、恢复、整合、补充、完善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形成百亩生态景观效果;使之成为一个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环境功能强大的区域自然生态系统,为维护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5)流域内各项治理措施应做到点(工矿企业)、线(河道、公路)、面(流域径流区)相结合,必须逐项到位,落实到治理措施规划图上,要求明确反映各项措施的具体位置和数量,并做出典型设计,便于施工。 2.2.3.2工程布局

根据布局原则、项目流域的地貌特征和水土流失规律,结合土地利用规划结果和项目流域的实际情况,按照水土保持的相关要求,对流域内的生产用地、生态用地的治理措施和小型水利水保工程措施做如下布局:

一、生产用地措施布局 1、经果林

为了改善流域内群众的经济状况,引导当地群众调整落后的产业结构,根据治理目标确定的发展产业开发用地,在流域内5~15°的荒山荒坡上,按照近村、近路的原则,选择水肥条件好、地势较低避风的地方进行经果林措施布设,本流域经济林措施布置在xx水库右岸上游的4#27.74hm2和5#8hm2号地块内及其上游的原xx小流域治理的1#11.25hm2地块内。

21

水库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方案

2、作业便道

在布设了经果林措施的地块内布设,道路宽度以满足生产需要为原则,尽量路渠结合,宽度控制为2m。

二、生态用地措施布局 1、水土保持林

水土保持林主要布设在生产用地周边难以自然修复植被的侵蚀劣地,以及流失强度为中度以上的荒山荒坡上。流域内水保林措施主要布置在xx水库右岸上游3#12.32hm2地块内。

2、封禁治理

主要布置在流域内2#19.36hm2的疏林地、幼林地和流失强度在中度及其以下的荒山荒坡上。

三、小型水利水保工程措施布局

在流域内泥沙来量大,冲刷严重,水土流失危害严重的大冲沟内采取浆砌石拦砂坝进行布置。本流域考虑在xx水库上游的冲沟内布设1座浆砌石拦砂坝。 2.2.4建设规模

根据土地利用规划和各治理措施的布局情况进行统计,此次综合治理面积78.67hm2,治理xx流域水土流失面积为48.06hm2,治理程度达到98.8%,生产用地和生态用地各项治理措施具体布设情况为:水保林12.32hm2、经果林46.99hm2、封禁治理19.36hm2,沟渠1.94km、作业便道1.94km、排洪沟0.8km,拦砂坝1座,蓄水池3座。

22

水库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方案

3 工程设计

3.1坡面水土整治工程

3.1.1作业道路

一、布设原则

① 作业道路配置必须与坡面水系和灌溉沟渠相结合,统一规划,统一设计,防止冲刷,保证道路完整、畅通;

②布局合理,有力生产,方便耕作和运输,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③占地少,节约用地,尽可能避开大挖大填,减少交叉建筑物,降低工程造价; ④便于和外界联系。 二、布设情况

流域内主要经果林改造区路面较差,无排水设施,雨季不便通行。为保证水土保持工程设施和交通运输需求,按每亩2m的标准计算,流域内修建2m宽作业道路1.94km,中间填土辗压夯实,路旁设排水沟,具体设计见图3-1(图中单位为cm),工程量见表3-1。

图3-1 作业道路设计断面图 表3-1 作业道路及排水沟工程量表

项目 作业道路 排水沟 长度(km) 0.5 0.5 土方开挖(m) 843 125 3 石方 3开挖(m) 25 20 土石方回填3(m) 1039 32 三、养护与防蚀

23

水库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方案

①护坡措施:采取草皮护坡和浆砌石护坡;

②护底措施:路边的沟渠底面在水流的冲刷下,易切割下陷,影响路基和岸石稳定,为防止沟渠底面冲刷,在底坡较大区段,可采取混凝土面护底;

③护面措施:路面保持平整透水,路面的坑凹和雨水后冲陷坍塌,要及时修复,同时禁止在路边的边坡种植农作物和取土采石;

④清淤:道路边的排水沟,每年年初与年末要进行一次清淤整修,每次大雨之后,要检查有否崩塌淤塞,及时清除污物,保持水流畅通。 3.1.2排洪沟

在流域内,在实施地块内进行排洪措施,根据地形地貌进行合理布置,在4#和5#地块内进行布设,总长度为0.8km,沟渠为土渠,断面尺寸为0.6×0.5m。

0.6m 图3-2 排洪沟设计断面图 表3-2 排洪沟工程量表

项目 排洪沟 长度(km) 0.8 土方开挖(m) 293.76 3.1:031:0.30.5m

石方开挖(m) 58.72 33.1.3蓄水池

一、布设原则

① 蓄水池配置必须与坡面水系和灌溉沟渠相结合; ②蓄水池布置应辐射地块面积大,便于灌溉;

③占地少,节约用地,尽可能避开大挖大填,减少交叉建筑物,降低工程造价; 二、布设情况及面积尺寸

在项目区集水处修建3个蓄水池,水池要求长×宽×深:5米×5米×3米,水池

24

水库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方案

壁厚采用0.3米厚C20混凝土浇筑。图中尺寸为cm 。

3-4

25

水库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方案

3.1.4取水坝

水源点在地块下游50米处,水源点控制径流面积为0.013 km2,根据实际地形情况,取水坝设计长度为3m,高1.5m。综合考虑取水坝采浆砌石及埋石砼浇筑。

①设计取水坝汇流洪峰流量计算

QB0.278KiF (3-1)

式中:QB—最大清水洪峰流量,m3/s;

K—径流系数,取0.65(依据流域面积);

i—防御暴雨标准,按10年一遇3h~6h最大降雨量设计,mm/h; F—冲沟集水面积,km2。

根据计算取水坝处最大设计流量为0.0214m3/s。其结构见附图。

图3-5 取水坝设计断面图

26

水库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方案

3.2小型水利水保工程

3.2.1拦砂坝 3.2.1.1布设原则

一、在对沟道自然特征与开发状况进行详查的基础上,拟定拦砂坝工程的类型、功能和建筑程序;

二、拦砂坝工程类型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经久耐用,抗滑抗倾,能溢能泄,便于开发,功能多样;

四、拦砂坝址要求“口小肚大”,沟底和岸坡地形、地质状况良好,建筑材料方便; 五、拦砂坝工程的修筑程序,要按水沙运动规律,由高到底,从上至下逐级进行。 3.2.1.2设计标准

本流域拦砂坝工程设计防御标准为10年一遇3~6小时最大暴雨。 3.2.1.3断面设计

一、拦砂坝类型确定

经过对流域内地形、地质、建筑材料、劳力、技术、经济、防护目标和对沟道利用的远景规划等多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确定流域内的拦砂坝类型为浆砌石拦砂坝。

二、拦砂高度设计

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300mm,修建拦砂坝的目的是拦蓄泥沙,但不滞洪,拦砂坝的高度主要根据修筑拦砂坝的材料,其承受的最大土压力和水压力,结合坝址的实际情况、拦砂坝的间距及侵蚀沟的沟床比降,经反复计算后确定,本流域只布设拦砂坝2道,具体的高度尺寸详见表3-3。

三、拦砂坝溢流口设计

浆砌石拦砂坝溢流口设在拦砂坝的顶部,采用梯形断面,断面尺寸利用宽顶堰公式计算确定,计算结果详见表3-5。

①设计冲沟汇流洪峰流量计算

QB0.278KiF (3-1)

式中:QB—最大清水洪峰流量,m3/s;

K—径流系数,取0.65(依据流域面积);

i—防御暴雨标准,按10年一遇3h~6h最大降雨量设计,mm/h;

27

水库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方案

F—冲沟集水面积,km2。

②确定溢流口宽度及高度

bQ (式3-2) Mh3/2式中:Q—设计流量,m3/s; b—溢流口底宽度,m; h—溢流口水深,m;

M—流量系数,M0.352g1.55; g—重力加速度,g=9.81m/s2。 上述计算需通过试算求解。

表3-2 浆砌石拦砂坝溢流口试算结果

最大 洪峰流量Q (m/s) 拦砂坝 21.38 3径流 系数 名称 3小时最大降雨量 (mm) 91.00 山坡集溢流口水面积F 底宽B 溢流口溢流口水深h0 深H0 拦砂坝溢流口通过的流量流量 (m/s) 22.2 3(k) 0.65 (km ) 1.3 2(m) 14 (m) 1.0 (m) 1.2 四、断面设计 流域内无实测水文资料,拦砂坝的断面类型及尺寸根据“长治”工程以往的实践经验,结合流域实际,浆砌石拦砂坝拟定一种断面类型,本次措施只考虑1座浆砌石拦

28

水库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方案

砂坝。断面类型见图3-5(图中单位为厘米),拦砂坝断面要素及工程量见表3-3。坝身设排水孔,排水孔间距2m,尺寸10×5cm。拦砂坝稳定性分析见拦沙坝设计部分。

表3-3 拦砂坝断面要素及工程量表

坝坡 溢流口 护坦 工程量 口长底长顶宽底宽坝高基础宽深土方开石方土石方M7.5浆砌块M7.5浆砌块C15砼措施名称 (L) (L1) (B1) (B2) (H) 上游 下游 (H1) B H0 长(a) (b) (c) 挖 开挖 回填 石(坝体) 石(基础) 压顶 m m m m m 1∶m 1∶m m m m m m m m 3备注 m 3m 3m 3m 3m 3浆砌石 25.00 20.00 1.00 5.2 5.2 1∶0 1.50 14 1.00 2.00 5.50 1.50 152.4 63.9 47.93 188.13 拦砂坝

110.35 25.3 水库上游

29

水库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方案

图3-5 浆砌石拦砂坝典型设计图

30

水库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方案

五、泥沙淤积

设计流域无泥沙资料,故设计流域泥沙采用土壤侵蚀模数图进行分析计算。查《云南省土壤侵蚀模数图》及《云南省2004年土壤侵蚀现状遥感调查报告》得,xx水库流域处于轻度侵蚀区。xx流域输沙模数在500~2500t/km2.a,结合xx水库良好的植被条件,多年平均侵蚀模数取其平均值1567t/km2.a,推算得到设计多年平均输沙量为2037t,悬移质输沙量为1731.45t。根据设计流域地质、地貌、地形条件,推移质输沙量按悬移质泥沙的15%,则多年平均推移质输沙量为259.7t。

推移质取1.76t/m3,悬移质取1.25t/m3,则年均淤沙量0.12万m3。 3.2.1.4稳定性分析

一、作用力计算 ①坝体自重

GVdb (式3-3)

式中:G—坝体重力,t;

2

V—坝体横断面积,m;

d —坝体容重,t/m3; b—单宽,b =1m。

②淤沙压力

P泥1cH2tg2(45)b (式3-4) 22式中:P泥—坝前泥沙压力,t;

b—单位宽度,b =1m;

c—堆沙容重,t/m3; H—坝前淤积物高度,m;

—淤积物的内摩擦角。它与堆沙容重有关,两者之间的数值关系见3-4。

表3-4  — c数值表 c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3(t/m) (°) 0.0066 0.035 0.129 0.372 0.89 2.00 3.90 7.24 12.9 20.9 33.3 ③土压力

31

水库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方案

E1cH12tg2(45)b (式3-5) 22式中:E—被动土压力,t;

H1—坝基础深度,m;

c 、—同前。

④坝基扬压力

1 WHB1b (式3-6)

2式中: W—渗透压力,t;

B—坝底宽度,m;

—水的容重,t/m3;

b—单位宽度,b =1m; H—坝高,m;

1—基础接触面积系数,1=1。

二、坝体抗滑稳定计算 1、稳定性计算

坝体是否滑动,主要取决于坝体本身重量压在地面所产生的摩擦力大小。如果摩擦力大于水平推力,则坝不会滑动。坝的抗滑稳定计算公式如式3-7:

f0Nb'cKsP (式3-7)

式中:Ks—抗滑稳定安全系数;

N—坝体垂直力的总合,向下为正,向上为负; P—坝体水平作用力的总合,向下游为正,向上游为负;

f0—摩擦系数;

b'—两齿墙间距离,m;

c—坝基土的粘结力。

2、稳定计算结论

根据以上作用力计算公式,对设计的拦砂坝进行抗滑稳定计算,其抗滑稳定安全系数Ks>1.30,满足抗滑稳定要求。计算结果详见表3-8。

32

水库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方案

三、坝体抗倾覆稳定计算 1、稳定性计算

物体绕一点或一轴转动而失去平衡的现象称为倾覆。坝体在外力作用下,使坝绕基点产生倾覆的趋势,外力对该点的矩叫做倾覆力矩。而坝体自重抵抗自身倾覆,自重对基点的矩叫做抗倾力矩。

坝体是否倾覆,主要取决于坝体本身重量所产生的抗倾力矩。如果抗倾力矩大于倾覆力矩,则坝不会失去稳定而倾覆。坝的抗倾覆稳定计算公式如式3-8:

(式3-8)

式中: K0 — 抗倾覆稳定安全系数;

W — 坝体垂直作用力的总合; P — 坝体水平作用力的总合; L0 — 水平力力臂,m; L — 重力力臂,m;

2、稳定计算结论

根据以上作用力计算公式,对设计的拦砂坝进行抗倾覆稳定计算,其抗倾覆稳定安全系数Ko>1.50,满足抗倾覆稳定要求。计算结果详见表3-5。

33

水库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方案

表3-4 xx项目流域拦砂坝抗滑稳定分析计算结果

名 称 拦砂坝 坝高 (m) 5.2 坝坡 上游 1∶0 下游 顶宽 (m) 1.0 埋深 (m) 1.0 底宽 (m) 3.0 d 3c 3 (°) (t/m) (t/m) 2.2 2.2 f0 b' 1.80 c 1.1 (m) (MPa)Ks 2.22 备注 20.90 0.50 表3-5 xx项目流域拦砂坝坝抗倾覆稳定分析计算结果

名 称 拦砂坝 坝高 (m) 5.2 坝坡 上游 1∶0 下游 顶宽 (m) 1.0 埋深 (m) 1.0 底宽 (m) 3.0 d 3c 2.1  (°) 12.90 (t/m) (t/m3) 2.2 L (m) 1.28 L0 (m) 1 K0 4.01 备注

34

水库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方案

3.2.1.5施工要求

一、根据测定的拦砂坝位置(坝轴线),按设计的拦砂坝尺寸,在地面划出坝基轮廓线。拦砂坝基础段清除淤积层和风化层直至坚实的基岩或土层,基槽凿成锯齿,两岸沟壁开成结合槽;

二、施工材料要选石质坚硬,无风化变质,无泥质的新鲜块石为砌筑石料,每片块石重不得小于20kg;

三、砌筑过程中要挂线砌筑,分层找平,严格按设计断面放线,开挖和支砌,不允许超挖超砌和少挖少砌;

四、压顶戴帽要保证砂浆质量,保证铺浆厚度,并立模压顶,保证外观线条整体美观。

3.2.1.6管护利用

一、拦砂坝工程要与群体为单元,实行专人承包管理责任,暴雨时要到现场巡视,遇险情及时抢修;

二、承包人要受科技培训,对防汛、抢险、维修、利用、改良等要按严格的要求进行;

三、承包人在管护、维修好工程的基础上,要充分利用拦砂坝间的水土资源发展种养业。

3.3植物防护工程

3.3.1水土保持林 3.3.1.1设计原则

(1)根据当地自然环境条件和施工情况,参考当地水土保持造林经验,以立地条件为依据,选用先进的、可行的造林技术进行设计。

(2)适地适树、因地制宜,依据各树种的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选择当地优良的乡土树种,或多年栽培、适应性较强的树种为主,提高栽植成活率,以获得稳定的林分环境、改善立地质量为目标,恢复林草植被,控制水土流失。

(4)造林密度的确定应以造林目的、树种特性、立地条件等为依据,按照《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标准确定主要适生造林树种的初植密度。

35

水库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方案

3.3.1.2地块选择

根据工程布局,选定流域内的荒山荒坡地块上种植水保林,具体布置见图,共计12.32hm2。由于流域内能源供应基本能够满足要求,因此不考虑种植薪炭林,全部种植为用材林。 3.3.1.3树种选择

一、造林树种选择原则

①定向性原则:选择的造林树种必须定向地符合以生态效益为育林目标的防护林,以获得稳定持续的林分环境,改善立地条件质量为目标。

②适地适树的原则:造林树种选择以生态效益较好的乡土树种为主,适当引种经试验示范成功、造林技术成熟、生长稳定、抗逆性强和生态效益好,不会对流域内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造成冲击的树种,保证造林成活率。

③稳定性原则:选取树种形成的林分应生长稳定,具备生长快、抗逆性强、抗病虫害能力强等性状。并且在选择树种时,应充分考虑到树种本身防护效能的强弱。尽量营建复层林相,充分利用营养空间,建立稳定的生态体系。

④开发性原则:选取的树种,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当流域内森林覆盖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后,所造林地同时具备商品林开发价值。充分发挥各种立地条件的土地生产力,以获得最大的土地产出率和水土保持效益。

二、造林树种选择结果

流域内选定种植水保林的地块为荒山荒坡上,地势坡度都较缓。根据造林树种选择原则,结合立地条件及植被特点,借鉴当地林业部门的造林经验,流域内选择具有经济价值适应当地的树种云南铁杉和西南桦混交。 3.3.1.4造林树种生态学特性和适生环境分析

云南铁杉:松科,别名水子树、水栗子、狗尾松,莎松。常绿高大乔木,高20—40米,胸径80—150厘米,有时达2米以上。树皮褐灰色或暗灰色,裂成片块脱落,树冠伞形,大枝开展或微下垂,1年生枝黄色或黄褐色,凹槽中有毛或密被短毛。针叶条形,排成不规则两列,长1—2.4厘米,先尖端或钝,无凹却,边缘中上部常具细齿,下面有两条白色七孔带。球果卵圆形,下垂,长1.5—3厘米,径1—2厘米,热时淡褐色,种鳞较少,质地较薄,矩圆形或长卵圆形,上部边缘微反曲,基部两侧耳状,苞鳞短,不露出,上部边缘有细齿缺,先端二裂;种子小,连翘长8—12毫米,卵圆形或长

36

水库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方案

卵圆形。云南铁杉要求夏季温凉、冬无严寒,雨量充沛的气候条件,要求肥沃湿润的土壤条件,在玄武岩、片岩、砂页岩上发育的黄棕壤、腐殖质棕色森林土或棕色森林潜育土,多分布在沟谷底部和两侧,对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亦有突出的作用。云南铁杉主根不很发达而侧根极为发达,尤其在土层较薄的地方,其粗大侧根向四周延伸很远,在干基周围有近似与“板根”一样的粗根露在地面,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

西南桦:桦木科,树体高大、干形通直、尖削度小,材质细致优良,适应性广、生长迅速,容易天然更新,为常绿阔叶林区次生林的先锋树种和重要的用材树种。落叶乔木,高可达30m,径达80cm。在云南省广泛分布于滇中高原以南的文山、红河、思茅、西双版纳、临沧、德宏、保山等地州各县及玉溪地区南部各县。西南桦喜暖热气候,喜湿润而稍耐干旱,对土壤适应性也较广,生长地以砖红壤性红壤,山地红壤、红黄 壤、黄壤为主。

3.3.1.3造林技术设计

一、种植方式

云南铁杉和西南桦以3∶2混交比例带状造林,云南铁杉带宽150m,西南桦带宽50m,带间距3.0m,云南铁杉带株距2.5m,行距2.5m,西南桦带株距2.0m,行距2.5m,各带都以方形优化配置,种植模式为云南铁杉2.5,2.5(60) 3.0 西南桦2.0,2.0(25),典型设计见图3-6。

一、选苗

苗木是造林基础,苗木质量直接影响到造林质量高低和造林计划的落实,根据《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荒地治理技术》中关于苗木质量的要求,流域内造林所用苗木应符合以下标准:

① 严格按照苗木规格标准要求起苗,要起壮苗、好苗、防止劣苗、弱苗、病苗的混入;

②苗木在起苗、包装、运送,整个过程需注意营养袋及根部土壤的保护防止损坏,防治受冻和遭受风吹日晒,严防失水、损伤;

③栽植前应对树苗进行挑选。用于造林的树苗必须发育良好,根系完整,基颈粗壮,顶芽饱满,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坚决杜绝栽死苗;

④同一地块内栽植的树苗,要求苗龄和苗木生长状况基本一致。

严格按照以上苗木选择标准,选用优质良种,云南铁杉的苗木选用Ⅰ级营养袋苗。

37

水库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方案

二、整地

在造林前的春、秋季或冬季进行整地。整地采用块状整地方式,整地规格:边长×边长×坑深为50cm×50cm×50cm。整地的方法为:清除地面块石等杂物、适当整理地形、翻地、耙平、填压土壤,为蓄水保墒,一般翻耕40cm的深度,整地要有一定坡度,以利排除过多降水。

三、施工工序

造林施工工序依次为清理地表杂物、回填土料、栽植和抚育管理,各工序具体内容详见表3-6。

表3-6 造林施工工序

工 序 清理地表杂物 回填土料 假植 栽植 维护管理 主 要 内 容 清理地块表面杂物,坑凹回填 在植树穴内回填土料 挖假植沟、埋树苗、覆土、管理 挖坑、栽植(落坑、扶正、捣实、回土)、浇水、覆土保墒、整形、清理现场及苗木现场搬运 修剪、整形、浇水喷水、施肥、防治病虫害等,抚育管理两年 四、栽植 在雨季(5月~6月)栽植,云南铁杉带株行距为2.5×2.5m,西南桦带株行距为2.0×2.0m,植苗每穴种植1株,栽植扶正苗木,根系要平展,埋土不宜过深,覆土后踏实,穴面与地面保护相平。

五、检查及补植方法

根据相关规程要求,本设计的植物措施成活率和补植苗成活率的评定标准如下: 合格:成活率85%以上(含85%),且分布均匀; 补植:成活率41%~85%(不含85%); 重造:成活率41%以下(不含41%)。 六、抚育管理

在郁闭前的抚育管理主要是除草、松土、补植等,造林次年,每年夏秋两季应除草松土两次,以后每年一次,连续进行3年的幼林抚育。施肥连施二年,一年一次,在每年的5月雨季前进行。在10~12年生时进行间伐,间伐强度为伐后疏密度在0.5~0.6左右。云南铁杉、西南桦混交典型设计见图3-4。项目流域用材林防护措施设计及工程

38

水库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方案

量见表3-7和表3-8。

表3-7 项目流域植物防护措施(水保林)设计表

树种 整地 方式 混交混交方式 比 2 1 株距行距(m) (m) 2.5 2 2.5 2 定植点 数量 2(个/hm) 1209 630 苗龄及等级种植种植(种子质量) 方法 时间 Ⅰ级营养袋苗 植苗 雨季 Ⅰ级营养袋苗 植苗 雨季 需苗量 或播种量 2(株。kg/hm) 1233 643 云南铁杉 块状整地 带状西南桦 块状整地 混交 表3-8 水保林各树种种植面积及需苗量表

苗木 云南铁杉 西南桦 种植面积 2(hm) 12.32 需苗木量 (株) 15191 7916 种植量 (株) 14895 7762 抚育管理 2(hm) 12.32 植树开挖 (个) 14895 7762

39

水库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方案

云南铁杉×西南桦 种植典型设计1 立地类型号:2 造林图式剖面示意图0.5m西南桦0.5m0.5m0.5m平面示意图行数60行数25株距2.5m行距2.5m带间距3.0m行距2.0m3 种植密度及需苗量林种树种株距行距单位面积定植数量苗木规格种植方法植苗植苗混交比混交方式:2 1带状混交需苗量1233株643株水保林云南铁杉2.5m2m西南桦4 种植技术措施项 目整 地种 植抚 育2.5m1209株/hm2Ⅰ级营养袋苗2m630株/hm2Ⅰ级营养袋苗时 间春、秋季或冬季每年雨季种植当年至第三年方 式块 状植 苗规格与要求50cm×50cm×50cm株距2.0m 图3-6 云南铁杉、西南桦混交造林设计图

40

水库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方案

3.3.2经果林 3.3.2.1设计原则

(1)有利于发挥当地自然优势,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减轻水土流失,巩固治理成果; (2)能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商品率,有利于激发群众治理的积极性;

(3)促进水库产业结构调整,增加水库管理所多种经营,维持水库正常管理运行; (4)有利于发展项目流域经济,促进水保产业化。 3.3.2.2地块选择

根据流域内对经果林的需求量,结合实地踏勘,选定流域内的经果林地块见图所示,种植面积为35.74hm2;原小流域治理补植11.25 hm2,种植xx大叶茶及当地台地茶,套种香樟树。 3.3.2.3品种选择

经果林品种选择原则:①选择适宜当地自然条件的栽培品种;②选择名、优、特新品种;③早、中、晚熟品种搭配,错开成熟期;④选择易储藏有利运输的品种。根据以上原则,结合流域内实际,经果林的品种选择为xx大叶茶及台地茶。 3.3.2.4栽植品种的生态学特征和适生环境分析

xx大叶茶及台地茶:又名佛海茶,有性繁殖系品种。小乔木型植株,早生种。树姿开展,生长势强,植株高大,最高达7米以上。叶长椭圆形,叶尖渐尖,叶肉厚,叶质柔软,叶色绿,叶面隆起,叶缘微波,芽头肥壮、黄绿色,密披茸毛,持嫩性强,采茶期从二月下旬至十一月下旬,新梢一年萌发5—6轮,全年采茶25—26次,产量高,一芽二叶重 0.66克,易采摘。一芽二叶蒸青样含茶多酚32.77%,儿茶素总量 187.72毫克/克,氨基酸2.26%,咖啡碱4.06%,水浸出物46.86%。原产xx南糯山,主要分布在滇南一带。经审定为国家级良种,适合做红茶和普洱茶。做普洱茶白毫显露,色泽光亮翠绿,茶香好,滋味鲜浓。

香樟属樟科,樟属,是常绿乔木。由于它具有常绿、易栽、病虫害少、木质好等优点,在xx周边地区广泛大量种植,是主要的适地绿化树种,常用于行道树、林带、孤植树绿化。香樟树对茶叶品质有很大提升,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绿化的蓬勃发展,茶叶地香樟种植面积迅速扩大。香樟的最佳移栽时间是在每年的春季3月上、中旬萌芽前,太早太晚都不宜。

41

水库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方案

3.3.2.5栽植技术设计

一、大叶茶 (1)栽培管理技术

1、选地:大叶茶对气侯条件要求较高,气温不得低于-15℃;土层厚度在0.8m以上,地下水位在1.0m以下,土壤PH值4.0~6.5;地形坡度小于30°。

2、整地及种植密度:本流域种植大叶茶地块平均坡度大于15°,必须先开梯(台面)再挖种植沟。梯田从山顶往坡脚修筑,梯面宽度不小于1m。种植沟则从坡脚往山顶逐行开挖,其规格为沟底宽40cm、沟深50cm、沟面宽60cm。每台间距2米,种植方式分为两种:台地茶为双行单株,行距40cm,株距30cm,每亩定植1800株,大树茶为单行单株行距200cm,株距120cm,每亩种植280株。

3、苗木:选用当年生实生苗,苗高25cm以上,7个以上真叶。如出苗时,茶苗正在生长,且苗高达30cm以上,则于地面20cm处将茶苗修剪。

4、栽植:茶苗栽植应在5月下旬至8月上旬进行,其中以6月上旬至7月中旬栽植为最好。双行种植,在种植沟的中心位置开2条深15~20cm的定植沟,使再好的茶苗呈“三角形”排列。

5、抚育管理:茶苗定植1个月后即可进行第1次追肥,以后每月1次,到11月止。定植当年追肥3~4次;次年3月至少再追肥1次。除草可结合浅耕、培土进行。台面杂草须浅锄,台埂杂草最好是割除或拔除,必要时可采用化学除草剂。新植茶园要进行3次定型修剪。第1次在定植当年的12月份,第2次在定植次年的5月底,第3次在定植次年的8月或11~12月。同时还应注意病虫害的防治。

大叶茶典型设计见图3-6。项目流域植物防护措施设计及工程量见表3-9和表3-10。 表3-9 项目流域植物防护措施(经果林)设计表

树 种 大叶茶 大叶茶 大叶茶 大树茶 树种 类型 整地 方式 株距(m) 补植 1.2 0.3 行距(m) 定植点 苗龄及等数量 级(种子质2(个/hm) 量) 2000 实生苗 实生苗 实生苗 种植方法 植苗 植苗 植苗 种植 时间 春夏 春夏 春夏 需苗量或播种量(株2/hm) 2038 4284 27540 块状整大树茶 地 水平犁台地茶 沟整地 2 0.4 4200 27000

42

水库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方案

表3-10 经果林各品种种植面积及需苗量表

苗木 大叶茶 大叶茶 大叶茶 树种 类型 大树茶 大树茶 台地茶 种植面积 2(hm) 11.25 27.74 8 需苗木量 (株) 30375 118839 220320 种植量 (株) 29812 116508 216000 抚育管理 2(hm) 11.25 27.74 8 植树开挖 (个) 29812 116508 216000

图3-7 大叶茶(台地茶)种植设计图

43

水库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方案

图3-8 大叶茶(大树茶)种植设计图

44

水库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方案

二、香樟树 (1)栽培管理技术

1、选地:大叶茶对气侯条件要求较高,气温不得低于-15℃;土层厚度在0.8m以上,地下水位在1.0m以下,土壤PH值4.0~6.5;地形坡度小于30°。

2、整地及种植密度:香樟树套种在大叶茶地,为穴状整地,其规格坑宽50cm、宽50cm×50cm。种植方式分套种,行距8m,株距8m,每亩定植11株。

3、苗木:选苗时一定要坚持“要精不要多”的原则,要坚决弃掉小、弱、细、弯苗,以免培养出劣质苗木,浪费后期大量的人力、物力和土地资源。 苗木栽植前应作适当处理,例如疏除叶片,以减少叶面水分蒸发,保证成活率;适当剪短长根以利栽植;如春芽已经萌动,则必须剪去大部枝条(留基部lOcm左右)栽植。

4、栽植:茶苗栽植应在3月中旬进行,小苗移栽工作是香樟快速生长的基础。其种植基地苗圃除了苗木种植的常规要求(如,深沟高畦种植、加强肥水管理、注意蚜虫预防)外,应高度关注小苗的栽前处理、栽种地块设计、最佳移栽季节等关键问题。

5、抚育管理:茶苗定植1个月后即可进行第1次追肥,以后每月1次,到11月止。定植当年追肥3~4次;次年3月至少再追肥1次。除草可结合浅耕、培土进行。台面杂草须浅锄,台埂杂草最好是割除或拔除,必要时可采用化学除草剂。新植茶园要进行3次定型修剪。第1次在定植当年的12月份,第2次在定植次年的5月底,第3次在定植次年的8月或11~12月。同时还应注意病虫害的防治。

香樟套种典型设计见图3-9。项目流域植物防护措施设计及工程量见表3-11和表3-12。

表3-11 项目流域植物防护措施(经果林)设计表

树种 整地 方式 种植株距行距方式 (m) (m) 8 8 3.5 定植点 数量 2(个/hm) 169 841 苗龄及等级种植种植(种子质量) 方法 时间 Ⅰ级营养袋苗 植苗 雨季 Ⅰ级营养袋苗 植苗 雨季 需苗量 或播种量 2(株。kg/hm) 172 857 三丫果 块状整地 套种 三月桃 块状整地 套种 3.5 表3-12 经果林林种种植面积及需苗量表

苗木 三月桃 种植面积 2(hm) 46.99 需苗木量 (株) 8082 种植量 (株) 7942 抚育管理 2(hm) ╲ 植树开挖 (个) 7942

45

水库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方案

图3-9 香樟树套种植设计图

46

水库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方案

3.4封禁治理

3.4.1布设原则

一、对郁闭度在0.1~0.3之间的疏幼林地,且当地的水热条件能满足自然恢复植被的地块进行布设;

二、对新造且还未成林的幼林地地块进行布设;

三、对水土流失在中度以下,具有自然恢复能力的荒山荒坡地块进行布设; 四、对部分人工造林困难的高山、陡坡、岩石裸露地经封育可望成林或增加林草覆盖度的地块进行布设。 3.4.2组织管理措施

一、在封禁范围的四周,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地采用各种形式明确封育范围、面积、性质、意义,作为封育治理的基础设施之一。

二、明确封育治理范围的设施,必须有明显的标志,并能有效地防止人畜任意进入。 三、成立护林护草组织,固定专人看管。

四、制定护林护草的乡规民约,其内容主要有:封禁制度、开放条件、护林护草人员和村民的责、权、利,奖励、处罚办法等。特别要严禁毁林、毁草、陡坡垦荒等违法行为。 3.4.3技术措施

一、封禁范围:根据本项目流域实际条件,设计对流域内郁闭度较低,自然条件较好的疏幼林和荒山荒坡地块采取封禁治理,共计19.36hm2。

二、封禁方式:采用全年封禁,严禁人蓄进入,以利植被恢复。

三、抚育管理:结合封禁,在残林、疏林中进行平茬复壮,平茬复壮,修枝疏伐,择优选育,促进林木生长,加快植被恢复;定期检查植被生长情况,加强病虫害防治;建立封山育林技术档案,除记载有关基本情况外,着重记载封育效果、植被演替,林木生长、野生动物繁衍变化等情况。

封禁治理措施设计见表3-11。

47

水库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方案

表3-11 封禁治理措施类型表

类类型型名称 号 封 育 类 型 封山 育林 方式 封育 封育促进更新封山育林目的 封禁措施 年措施 限 有林地或小班1.安排护林除草、松土、平均每公顷林员进行人工除蘖、间苗、木达1100株以3年 巡护。 利于目的树种上,且分布均2.设立封育生长。 匀。 宣传标志。 乔、灌木盖度≥1.安排护林除草、松土、30%,其中乔木员进行人工除蘖、间苗,所占比例在303年 巡护。 培育目的树─50%,且分布2.设立封育种。 均匀。 宣传标志。 1.安排护林除草、松土、员进行人工灌木盖度≥除蘖、间苗,3年 巡护。. 30%。 培育优势枝2.设立封育条。 宣传标志。 封山育林条件 人工造林地(不含经果培育林),极易遭受人为破坏1 乔木型 管理 的有林地,分布有管理前途树种的地块。 现状为灌木林,通过封山培育2 育林可增加植被盖度,有乔灌型 管理 望成林的地块。 全 封 全 封 立地条件差,造林困难,培育3 可通过封山育林增加灌灌木型 管理 草盖度的地块。 1.有培育前途的疏林地; 2.每亩有分布均匀的针叶树(阔叶树)幼苗、幼树60(40)株以上。 4 乔木型 3.乔木树种有下种能力的疏林地 4.人工造林困难,经封育有望成林的地块。 全 封 人工促进天然更新 有林地或小斑1.安排护林平均每公顷林员进行人工局部带状或块全 木达1100株以3年 巡护。. 状除草、破土封 上,且分布均2.设立封育整地。 匀。 宣传标志。 3.5监测措施

3.5.1监测原则

(1)通过对项目区内的水土流失情况、不同措施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保土减蚀效益的监测,得出项目区各种治理措施的效益情况和水土流失的动态变化,掌握工程的质量和水土保持的总体效果。

(2)弥补xx水土流失及项目流域治理监测资料的不足,为进一步探索流域周边地区行之有效的水土流失治理方法和模式提供依据。

(3)探索水土流失的监测手段、技术和方法,为今后水土流失监测站点建设和监测方法积累经验。 3.5.2监测内容

主要进行水土保持实施措施的效益监测。监测的主要内容为:各项治理措施实施进

48

水库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方案

度、措施质量;各项措施的投入产出、项目流域的投入产出;单项措施保水保土效益、项目流域保水保土效益。由

xx

水库管理所负责实施。

49

水库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方案

4 施工组织设计

4.1施工组织设计

4.1.1施工组织形式

由于水土保持工程季节性强,治理面积大且相对分散,管理难度较高,在本流域的实施中,将采用项目法人制、来提高项目的管理效率和质量。结合xx的实际情况,措施分类组织实施,小型水利水保工程、道路、水系工程等技术性较强的工程由专业施工队完成;对水保林、经果林等措施组织流域内(xx水库管理所)投劳完成。实施过程中,xx水务局作为项目法人代表,负责对工程质量的监督、检查和资金的管理使用,xx水库管理所负责组织群众实施。对于部分单项工程投资较小的情况,将不再实行招投标,由组织实施的xx水库管理所直接与承包人签定合同。 4.1.2主要材料来源

本项目实施过程中所需的的砂、石料,可从流域内具有合法手续的采石、采砂场购买,水泥、钢筋可从县城购买。项目区现有林业局等多家苗圃,能够满足项目所需的苗木供应。对于苗圃不能提供的树种,可通过就地育苗或委托流域内苗圃进行育苗解决。水保林和经果林树苗苗木采购选择性广,质量能够得到保证。其它木材、土料等材料,流域内均可供应。

4.1.3工程施工交通、场地、水电安排

流域内各自然村都通路,且路面情况较好,水、电方便,各措施的施工场地在施工地点安排,只要在施工过程中加以注意,不会影响农作物耕种和地表植被。 4.1.4施工季节安排和劳动力、机械调配情况

水保林、经果林、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安排在冬春季节进行,冬春季节属农闲时间,流域内有大量剩余劳动力,实施工程后,可解决部分剩余劳动力,增加当地群众收入,从而保证工程进度,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专业施工队伍不断发展壮大,通讯和交通也相对方便,机械可随时调配使用。施工季节安排见表4-1。

50

水库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方案

表4-1 施工季节安排表

年度 措施 道路及排水沟 蓄水池 排洪沟 水保林 经果林 封禁治理 小型水利水保工程 管护 管护 2014年 11月 12月 1月 管护 2月 3月 4月 2014年以后 5月 6月 7月 管护 管护 管护 管护 8月 9月 10月 4.2实施计划

本项目为水土保持工程,按相关要求,xx项目流域部分措施安排在2014年度实施,若在实施过程中,受劳力、资金、季节等因素影响时,进度可适当统筹安排。

为了尽量减少在实施过程由于土方开挖而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和保证新造幼林的成活率,应对各项工程的实施进行统一安排,如旱季可进行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及生物工程的整地工程等土方量较大的工程;雨季则应以植树、种草、保土耕作等生物、农耕措施为主。为保证所实施的各项生物工程措施充分发挥作用,项目实施后三年为抚育期,规划期为20年。抚育期内对新造林地采取封禁措施,禁止割草、放牧等不利于草木生长的人为活动。具体进度安排见表4-2。

51

水库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方案

表4-2 项目流域措施实施进度计划表

实施 计划 沟渠 地块编号 长度(km) 排洪沟 地块编号 长度(km) 蓄水池 地块编号 座 作业便道 拦砂坝 座 水保林 地块编号 面积2(hm) 经果林 地块编号 1#、5# 面积(hm) 2封禁治理 地块编号 面积2(hm) 地块长度位编号 (km) 置 4#、5# 2014年度 4#、5# 0.65 4#、5# 0.25 4#、5# 1 0.65 水库1 上游 3# 12.32 19.25 2# 19.36 2015年度以后 合计 4#、5# 1.29 4#、5# 0.55 4#、5# 2 4#、5# 1.29 4#、5# 27.74 1.94 0.8 3 1.94 1 12.32 46.99 19.36

52

水库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方案

5 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

5.1投资概算

5.1.1 编制依据

1、水利部水总[2003]67号文颁发的《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

2、水利部水总[2003]67号文颁发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 3、水利部水总[2003]67号文颁发的《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附录一“施工机械台时费定额”;

4、云水建管[2000]5号文“关于试行《云南省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费用构成及计算标准》的通知”;

5、云水定字(1996)第3号文《关于调整云南省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建筑安装工程次要材料预算价格的通知》;

6、云水规计〔2005〕116号“关于下发《云南省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试行)的通知》”;

7、设计的工程项目及相应工程量; 8、当地调查的造林工程的苗木种子价格。 5.1.2 编制方法 5.1.2.1基础单价

一、人工预算单价

根据云南省水利厅、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下发<云南省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试行)的通知》(云水规计〔2005〕116号)规定,按枢纽工程初级工人工预算单价3.04元/工时计算。

二、主要材料预算价格(砂石料)

主要材料预算价格以材料的原价加上相应的运杂费后作为该工程的预算价直接进入工程单价。各种主要材料的预算价格见表5-7“主要材料预算价格汇总表”。

三、次要材料预算价格

按云南省水利水电建设经济定额站文件,云水定字[1996]3号文中的有关规定直接选用,不足部分按当地现行市场价计算。

四、施工用风、水、电价

53

水库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方案

施工用风、用水、用电的价格:施工用风0.12元/m3,施工用水1.0元/ m3,施工用电0.65元/度。

五、施工机械台时费

按水利部水总[2003]67号文颁发的《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中附录一“施工机械台时费定额”的有关子目,用各个流域的人工费单价、燃用油料及风、水、电价计算。 5.1.2.2费率标准

一、其他直接费

其他直接费的费率标准为:工程措施3%,林草措施1.5%。计费基础为基本直接费。 二、间接费

间接费的费率标准为:工程措施5%,林草措施5%。计费基础为直接费。 三、企业利润

企业利润的标准为:工程措施3%,林草措施2%。计费基础为直接费与间接费之和。 四、税金

工程措施、林草措施的税金率均为3.22%。计费基础为直接费、间接费企业利润三者之和。

五、独立费用

独立费用的计算按水利部水总[2003]67号文颁发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中的规定计算:其中项目经常费按一至三部分的1.6%计取,技术支持培训费按一至三部分的0.8%计取;工程建设监理费按1(定员)×80000元/人年×1年计算;科研勘测设计费按2002年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计算。

六、预备费

本工程只计基本预备费,按总概算表中第一部分至第四部分之和的3%计取。 5.1.2.3编制方法

一、工程措施、林草措施分部分项工程单价由直接费、间接费、企业利润和税金组成。直接费包括基本直接费、其他直接费;基本直接费按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的施工方法,采用相应定额,由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组成。

二、单项工程的概算投资按分部分项工程量乘以相应的概算单价得到该单项工程的概算投资。

54

水库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方案

5.1.3 投资概算

表5-2 总概算表 单位:元

工程或费用序号 建安工程费 名称 第一部分 工程措施 作业道路排水沟 林草工程费 栽植费 林草及种子费 设备费 费用 20000 18000 独立 合计 占总投资(%) 362639.49 112014.21 22983.64 79419.07 11581.06 116803.02 19838.49 362639.4925 13.36 112014.21 22983.6351 79419.069 11581.0644 116803.022 19838.492 一 作业道路 二 三 蓄水池 四 排洪沟 五 拦砂坝 六 取水坝 第二部分 林草措施 731061.37 336846.89 995104.20 65760.54 19627.76 26145.20 665300.83 317219.14 968959.00 9680.00 9680.00 50000.00 2063012.47 76.01 111533.50 1951478.97 9680.00 9680.00 0.36 一 水保林 二 经果林 第三部分 封育治理 第四部其他辅助措施 一 封育治理 88000.00 3.24 一 标示牌 二 管理房 三 DN38灌溉输水带 第五部分 独立费用 一 建设管理费 二 110800 110800.00 4.08 60800 60800.00 科研勘测设 50000 50000.00 计费 一至五部分 1153380.87 336846.89 995104.20 38000 110800 110800.00 合计 基本预备费 80000 80000.00 2.95 工程总投资 1153380.87 336846.89 995104.20 38000 190800 2714131.96

55

水库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方案

表5-3 2014年度投资概算表 单位:元

林草工程费 工程或费序号 建安工程费 林草及种子用名称 栽植费 费 第一部分 208834.73 工程措施 一 作业道路 37338.07 二 作业道路排水沟 5753.49 26206.39 2895.27 116803.02 19838.49 独立 设备费 费用 合计 占总投资(%) 10000 18000 208834.7276 19.55 37338.07 5753.487 26206.3905 2895.2661 116803.022 19838.492 三 蓄水池 四 排洪沟 五 拦砂坝 六 取水坝 第二部分 147668.92 231878.19 277298.20 林草措施 65760.54 19627.76 26145.20 81908.38 212250.43 251153.00 9680.00 9680.00 50000.00 656845.31 61.48 111533.50 545311.81 9680.00 9680.00 88000.00 0.91 8.24 一 水保林 二 经果林 第三部分 封育治理 一 封育治理 第四部其他辅助措施 一 标示牌 二 管理房 三 DN38灌溉输水带 第五部分 73100 73100.00 6.84 独立费用 建设管理 一 23100 23100.00 费 科研勘测 二 50000 50000.00 设计费 一至五部 416183.65 231878.19 277298.20 28000 73100 73100.00 分合计 基本预备 32000 32000.00 2.99 费 工程总投 416183.65 231878.19 277298.20 28000 105100 1058460.04 资

56

水库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方案

表5-4 2014年度以后投资概算表 单位:元

林草工程费 工程或费用序号 建安工程费 林草及种设备费 名称 栽植费 子费 第一部分 153804.76 工程措施 一 作业道路 二 74676.14 10000 作业道路排17230.15 水沟 53212.68 8685.80 独立 费用 合计 占总投资(%) 9.29 153804.7649 74676.14 17230.1481 53212.6785 8685.7983 三 蓄水池 四 排洪沟 五 拦砂坝 六 取水坝 第二部分 583392.45 104968.70 717806.00 林草措施 一 水保林 二 经果林 第三部分 封育治理 一 封育治理 第四部其他辅助措施 583392.45 104968.70 717806.00 1406167.15 84.93 1406167.15 10000.00 0.60 2.28 2.90 一 标示牌 二 管理房 三 DN38灌溉输水带 第五部分 独立费用 37700 37700.00 37700 37700.00 一 建设管理费 二 科研勘测设 计费 一至五部分737197.22 104968.70 717806.00 10000 37700 37700.00 合计 基本预备费 48000 48000.00 工程总投资 737197.22 104968.70 717806.00 10000 85700 1655671.92

57

水库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方案

表5-5 分部工程概算表

数量 序号 工程或费用名称 单位 2014年度 第一部分 工程措施 一 作业道路 1.94km 土方开挖 石方开挖 土石方回填 风化石铺筑路面 二 作业道路排水沟(1.94km) m3 m3 m3 m m3 m m3 m m m t m m m3 m3 m m3 33333332014年度以后 单价(元) 合计(元) 2014年度 2014年度以后 208834.73 153804.7649 37338.07 4942.79 3113.24 4062.04 25220.00 5753.49 2673.68 2724.09 355.72 26206.39 1187.33 1212.37 12693.39 5636.51 5476.80 2895.27 1722.41 1172.85 116803.02 2680.72 3825.69 562.70 59065.29 34645.49 3429.30 12593.83 19838.49 1231.30 16325.92 597.34 1683.94 74676.14 9885.58 6226.48 8124.08 50440.00 17230.15 7990.26 8172.26 1067.64 53212.68 2770.43 2828.86 25386.78 11273.02 10953.60 8685.80 5167.24 3518.56 281 52 346 388 562 104 692 776 17.59 59.87 11.74 65 土方开挖 石方开挖 土石方回填 三 蓄水池(3座) 土方开挖 石方开挖 C20砼 钢筋制安 模板制安 四 排洪沟(0.8km) 土方开挖 石方开挖 五 拦砂坝工程(1道) 土方开挖 石方开挖 土石方回填 152 45.5 30.3 454.25 136.5 90.94 17.59 59.87 11.74 17.59 59.87 497.78 7016.4 45.64 67.5 20.25 25.5 0.80 120 157.5 47.25 51 1.61 240 297.92 19.59 293.76 58.77 17.59 59.87 17.59 59.87 152.4 63.9 47.93 188.13 110.35 230 25.3 11.74 313.96 313.96 14.91 497.78 17.59 3 M7.5浆砌块石 m (坝体) M7.5浆砌块石(基础) m3 M10砂浆抹面 C20砼 六 取水坝(1道) 土方开挖 C20砼 钢筋制安 m m m3 m3 t 3270 52 1.2 0.24 M7.5浆砌块石(坝体) m3 313.96 497.78 7016.4

58

水库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方案

续表5-5 分部工程概算表

数量 序号 工程或费用名称 单位 2014年度 第二部分 林草措施 一 水保林 12.32hm2 1 整地工程 云南铁杉 西南桦 2 栽(种)植工程 云南铁杉 西南桦 3 苗木费 云南铁杉 西南桦 4 幼林抚育 二 经果林 46.99hm 1 整地工程 新建经果林35.74hm2 xx大叶茶(台地茶) xx大叶茶(大树茶) 2 栽(种)植工程 (1) 原经果林补种 xx大叶茶(大树茶) (2) 新建经果林 xx大叶茶(台地茶) xx大叶茶(大树茶) (3) 香樟套种 3 苗木费 (1) 原经果林补种 xx大叶茶(大树茶) (2) 新建经果林 xx大叶茶(台地茶) xx大叶茶(大树茶) (3) 香樟 4 幼林抚育 (1) 原经果林补种 xx大叶茶(大树茶) (2) 新建经果林 22014年度以后 单价(元) 0.86 0.86 0.87 0.87 1.20 1.00 合计(元) 2014年度 2014年度以后 656845.31 1406167.15 111533.50 19485.02 12809.70 6675.32 19627.76 12903.54 6724.22 26145.20 18229.20 7916.00 479197.40 479197.40 0.00 479197.40 104968.70 100930.88 0.00 100930.88 4037.82 717806.00 717806.00 0.00 713034.00 4772.00 104195.05 104195.05 个 个 株 株 株 株 hm2 14895.00 7762.00 14895.00 7762.00 15191.00 7916.00 12.32 8.00 22500.00 3756.13 46275.52 9602.88 9602.88 212250.43 19491.75 19491.75 189939.74 187120.80 2818.94 251153.00 137682.00 137682.00 113471.00 110160.00 3311.00 72305.50 42256.46 30049.04 545311.81 1406167.15 hm2 个 株 株 株 株 株 hm2 1200.36 9602.88 0.87 0.87 116508.00 4.11 株 216000.00 22947.00 116508.00 0.87 0.87 6.00 0.50 1.00 3254.00 4661.00 株 220320.00 11.25 118839.00 6.00 3311.00 4772.00 3756.13 42256.46

59

水库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方案

xx大叶茶(台地茶) xx大叶茶(大树茶) 第三部分 封育治理 一 封育治理 一 标示牌 二 管理房 三 DN38灌溉输水带 第四部分其它辅助工程 hm hm 元/hm2 项 228.00 19.36 1.00 50.00 900.00 3756.13 30049.04 9680.00 9680.00 78000 10000.00 50000.00 18000.00 0.00 104195.05 10000 10000.00 27.74 3756.13 1.00 500 20000 1000 20 m m 2

表5-6 独立费用计算表

编制依据及计算公式 第一部分至第五部分之和的1.6% 第一部分至第三部分之和的0.8% 数量 2014年度 95.34 2014年度以后 157.00 序号 费用名称 单价(元) 1.6% 合价(万元) 2014年度 7.31 1.54 2014年度以后 3.77 2.51 1 建设管理费 (1) 项目经常费 技术支持培训费 〔2〕 95.34 157.00 0.8% 0.77 5 1.26 2 科研勘测设计费 按2002年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工程勘(1) 勘测设计费 察设计收费标准》计算 合计 10 95.34 157.00 5 7.31 3.77

60

水库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方案

表5-7 单价汇总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土方开挖 土石方回填 石方开挖 M7.5浆砌块石 C20砼 M10水泥砂浆抹面(厚2cm) 砼拌制 砼水平运输 模板制安 钢筋制安 块状整地50×50×50 水平犁沟整地(平台开挖) 植苗造林 幼林抚育(共3年) 工程名称 单 位 100m m 100m m 100m m m m t 个 100个 100株 hm 233233333概算单价 1758.90 直接费 1443.78 间接费 61.22 企业利润 111.41 税金 55.86 11.74 5987.46 10.51 4914.77 0.53 208.39 0.33 379.26 0.37 190.15 313.96 49777.60 270.57 40103.00 13.54 1732.45 18.89 3153.06 9.97 1580.85 14.91 14.50 3.49 45.64 7016.40 12.85 14.50 3.49 38.96 6046.79 0.64 2.34 302.34 0.94 2.89 444.44 0.47 1.45 222.83 0.86 411.30 86.63 3756.13 0.78 350.69 77.56 3362.77 0.04 11.05 2.33 100.88 0.02 18.96 3.99 173.18 0.03 13.06 2.75 119.29

61

水库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方案

表5-8 施工机械台时费汇总表 元/台时

定额编序号 号 1 2 3 4 5 2002 2030 2050 3059 1078 其 中 名称及规格 搅拌机0.4m 震捣器1.1KW 风水(砂)枪 胶轮架子车 风钻 手持式 3台时费 19.24 2.06 29.06 0.90 24.34 折旧费 3.29 0.32 0.24 0.26 0.54 修理及替换设备费 5.34 1.22 0.42 0.64 1.89 安拆费 1.07 0.00 0.00 0.00 人工费 3.95 0.00 0.00 0.00 动力燃料费 5.59 0.52 28.40 0.00 21.91 表5-9 主要材料预算价格汇总表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材料名称 钢筋 水泥 圆木 板(枋)材 柴油 汽油 炸药 砂 碎石 块石 云南铁杉 西南桦 大叶茶(台地茶) 大叶茶(大树茶) 香樟 规 格 综 合 425 五类树种,二等材 五类树种,二等材,中板 0# 90 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 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 符合设计要求 ##单 位 t t m3 m3 t t t m m m 株 株 株 株 株 333预算价格(元) 4581.84 420 704 1122 6152 6894 12000 75 65 60 1.2 1 0.5 6 1.0 5.2 资金筹措

经计算本工程总投资271.41万元。根据治理措施和相应的州级补助标准,州级资金(258万元)和地方(13.41万元)配套资金根据项目区实际配套能力,超出补助以外的由受益区群众投劳折资完成。具体资金筹措情况见表5-11。

62

水库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方案

表5-11 xx水库水利生态示范项目流域资金筹措表 单位:万元

总投资 合计 2014年度 2014年度以后 271.41 105.85 165.56 其 中 州级资金 258 93 160 地方匹配 投劳折资 13.41 12.85 0.56

63

水库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方案

6 效益分析

水土保持措施所产生的效益包括直接经济效益、基础效益(蓄水、保土)、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四个方面。本项目区的水土保持效益分析以《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2008)规定的计算方法为依据,结合实地调查分析进行。

6.1 经济效益

6.1.1 指标确定

(1)计算期和始效期

本项目实施期为2年,经济计算期为20年。效益始效期和前期效益年限根据不同的措施而不同,具体确定如表6-1和6-2。

表6-1 各项措施效益始效期表 单位:a

措施 水保林 年限 经济效益始效期 4 经果林 5 保土耕作 0 封禁治理 0 小型水利水保工程 0 表6-2 各项措施前期效益年限表 单位:a 措施 年限 经济前期效益年限 水保林 5 经果林 3 其他措施 0 (2)设计保存率

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后,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例如洪、涝、旱、病、虫等灾害,水土保持生物措施不可能全部保存下来,根据以往xx实施治理工程各项措施的保存情况,确定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的设计保证率如表6-3。

表6-3 水土保持措施设计保存率 %

措施 设计保存率 水保林 90 经果林 95 封禁治理 90 其他措施 100 (3)经济效益单位指标

根据项目区农产品、经济作物和木材等的市场价格,结合外业的农户调查确定,具体见表6-4。

64

水库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方案

表6-4 项目区水土保持措施经济效益指标表

生效 时间 a 一 二 水保林 经果林 4 5 实物增产量 粮食 kg/hm 2序号 项目 木材 m/hm 32薪柴 kg/hm 1200 450 2果品 kg/hm 800 2养殖 头/hm 2新增 产值 (元) 1200 5000 450 三 封育治理 当年 6.1.2 经济效益计算 根据《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效益计算》(GB/T 15774-2008)规定,经济计算期内各项措施累计有效面积计算见式6-1。

F(12m(ntm))ffR (式6-1) mmm式中:F—单项措施累计有效面积,(hm2);

n—经济计算期,(年); t—始效期,(年); m—前期效益年限,(年);

f—规划期末单项措施实施总面积,(hm2);

R—有效面积累计系数。

单项措施经济计算期内的累计增产值计算见式6-2。 JFj×P (式6-2) 式中:J—单项措施累计净增产值,(万元);

j—单项措施单位面积年净增产值,(元/hm2); P—设计保存率(%)。

各项措施累计增产值计算如见6-3。

JtrJ (式6-3)

由以上确认参数计算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累计有效面积见表6-5,经济效益见表6-6。

65

水库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方案

表6-5 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累计有效面积 单位:hm2

措 施 经济效益 水保林 12.32 经果林 46.99 封禁治理 19.36 注:保土耕作为临时性水保工程,当年实施当年见效,不实施后就没有效益,因此规划保土耕作效益只计算1年。

表6-6 水土保持措施经济效益表 单位:万元

措施 经济效益 水保林 1.33 经果林 22.32 封禁治理 0.78 合计 24.23 注:小型水利水保工程的经济效益已计入在各项生物工程措施的增产增收中,在此不再纳入。 6.2 生态效益

6.2.1 蓄水保土效益 6.2.1.1 指标确定

(1)计算期和始效期

本项目实施期为2年,经济计算期为20年。效益始效期和前期效益年限根据不同的措施而不同,具体确定如表6-7和6-8。

表6-7 各项措施效益始效期表 单位:a

措施 年限 蓄水保土效益始效期 水保林 2 经果林 2 封禁治理 0 小型水利水保工程 0 表6-8 各项措施前期效益年限表 单位:a 措施 年限 蓄水保土前期效益年限 水保林 3 经果林 4 其他措施 0 (2)设计保存率

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后,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例如洪、涝、旱、病、虫等灾害,水土保持生物措施不可能全部保存下来,根据以往xx实施治理工程各项措施的保存情况,确定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的设计保证率如表6-9。

表6-9 水土保持措施设计保存率 %

措施 设计保存率 水保林 90 经果林 95 封禁治理 90 其他措施 100 6.2.1.2 蓄水保土效益计算 根据《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效益计算》(GB/T 15774-2008)规定,经济计算期内

66

水库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方案

各项措施累计有效面积计算见式6-4。

F(12m(ntm))ffR (式6-4) mmm式中:F—单项措施累计有效面积,(hm2);

n—经济计算期,(年); t—始效期,(年); m—前期效益年限,(年);

f—规划期末单项措施实施总面积,(hm2); R—有效面积累计系数。

采用水保法计算各项措施的蓄水保土量,蓄水总量和保土总量分别为:

WW1W2Wn (式6-5)

SS1S2Sn (式6-6)

式中:W—蓄水总量,(万m3);

S—保土总量,(万t);

W1、W2等—各项措施蓄水总量,(万m3);

S1、S2等—各项措施保土总量,(万t)。

各项措施蓄水保土量计算见式6-7和6-8。

WnFWn (式6-7) SnFSn (式6-8)

式中:

''Wn'—各项措施蓄水总量,(万m3);

Wn—各项措施蓄水单位指标,(m3/亩); F—各项措施累计有效面积,(万亩);

Sn—各项措施保土总量,(万t);

'Sn—各项措施减蚀模数,(t/亩)。

各项措施累计有效面积见表6-10,蓄水保土效益见表6-11。

67

水库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方案

表6-10 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累计有效面积 单位hm2

措 施 蓄水保土效益 水保林 14.96 经果林 57.01 封禁治理 23.51 注:保土耕作为临时性水保工程,当年实施当年见效,不实施后就没有效益,因此规划保土耕作效益只计算一年,R为1.123. 表6-11 项目区水土保持措施生态效益指标表

项 目 (1)坡耕地整治工程 坡面水系 沟、渠 蓄水池 作业道路 (2)小型水保工程 拦砂坝 (3)植物防护 水土保持林 经果林 (4)封禁治理 治理措施 单位 数量 km 座 3 km 1.94 蓄水效益 保土效蓄水效益3益(万t) (万m) 单位 数量 单位 数量 0.03 3t/km.a m/km.a 232t/hm.a m/hm.a 0.03 2.32t/hma m/hm.a 0.04 0.00 3保土效益定额 座 1 t/座.a 400 0.04 m/座.a 0.3 2232hm 12.32 t/hm.a 51 0.08 m/hm.a 750 2232hm 46.99 t/hm.a 32 0.19 m/hm.a 270 2232hm 19.36 t/hm.a 12.5 0.03 m/hm.a 275 0.34 合计 注:在蓄水保土效益计算过程,充分考虑了各项措施的始效期、前期效益年限及保存率。 3.32 1.13 1.54 0.65 3.62 6.2.2 改善环境效益

项目实施后,区内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森林覆盖率达到58.2%,林草覆盖率达到81.7%,生态环境步入良性循环。流域内植被的恢复,美化、绿化了项目流域环境,增加了地表入渗量,降低暴雨地表径流,减少径流的泥沙携带量,滞后和减小洪峰流量,增加常水流量,有效地保护土地不遭沟蚀破坏与沙化、石化的作用,减轻流域洪涝灾害,减轻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威胁。通过水土流失治理,逐步恢复植被,土壤养分开始积累,生物多样性逐渐恢复,森林能量和物质循环加快,土壤理化性状得到改善,土壤肥力和土地生产力提高,逐步形成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6.3 社会效益

本项目各项措施的实施的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水土保持林和封禁治理措施的实施增加了森林的水源涵养能力,如果森林得到有效保护,将增大常水流量,解决当地的人畜饮水困难。

二、各项措施的实施过程,也就是对项目区土地利用结构进行调整的过程,使土地利用更趋合理,土地产出率得到提高,进而提高环境容量,缓解人地矛盾。

68

水库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方案

三、重点水源生态保护区的建设,即是着眼于“用生态维护和服务社会经济”的思想,围绕城区和工业园区的水资源安全问题,划定重点水源生态保护范围,通过采取各种政策管理和林业经营手段,加速区域内森林资源培育进程,并力争用5——10年时间,通过保护、恢复、整合、补充、完善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形成百亩生态景观效果;使之成为一个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环境功能强大的区域自然生态系统,为维护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四、随着森林资源的增加,使林下资源显著增加。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林下资源开发,合理开发林下资源,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同时促进森林资源保护。

6.4 经济分析

国民经济评价是从全社会国民经济的发展出发,分析计算建设项目的净效益,据此判别建设项目的经济合理性,只有国民经济评价合理的建设项目才是可行的。 6.4.1 依据和方法

(1)1994年水利部颁发的《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 (2)国家计委、建设部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3)1988年水利部颁发的《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由于水土保持工程是一项社会公益性质的事业,其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因此在对其进行经济评价时只做国民经济评价,不做财务分析,社会折现率按12%进行评价。 6.4.2 经济评价参数确定

(1)年效益(B)

年效益为建设项目某一年产出的直接经济效益,由于本项目产生经济效益的措施由坡改梯、水土保持林、经济果木林、保土耕作、种草和封禁治理等组成,其中各项措施在计算年效益时已考虑了经济计算期、经济效益始效期、经济效益前期年限等因素。

(2)年费用(C)

年费用为建设项目某一年的投入费用,包括项目的直接投资、人员工资、燃料动力费、大修费、工程维护费、其他直接费、管理费等,年运行费为总投资的5%。

(3)计算期(n)

计算期包括建设期和正常生产期,本项目的计算期从建设期的第1年起,各项措施的经济计算期为20年,经济计算期内不考虑残值回收,也不考虑设备更新。

69

水库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方案

(4)计算基准年

本规划的计算基准年选在建设期的第1年,即2014年。 (5)社会折现率(is)

本工程社会折现率取is=12%进行评价。 6.4.3 评价指标

(1)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

经济内部收益率是用以反映建设项目对国民经济贡献的相对指标。它是使项目在计算期内经济净现值累积等于零时的折现率,其表达式为:

BC1EIRRtt1nt0 (式6-9)

式中:B—年效益,为建设项目某一年的产出效益;

C—年费用,为建设项目某一年的投入费用; (B-C)t—第t年建设项目的净效益; n—计算期年数,包括建设期和生产期; t—计算期的年份序号,基准年点的序号为0。

根据以上确定的各项参数值,由上式经试算得EIRR=28.9%>12%。 (2)经济净现值(ENPV)

经济净现值是反映建设项目对国民经济所作贡献的绝对指标。它是用社会折现率is将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的净效益(B-C)t折算到建设期起点的现值之和,其表达式为:

ENPVBCt1is (式6-10)

tt1n式中:is—社会折现率,取is=12%;其他符号意义同前。

3、经济效益费用比(EBCP)

EBCRB(1i)tsntC(1i)tst1t1n (式6-10)

t式中:EBCR——经济净现值,万元;

70

水库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方案

Bt——第t年的效益,万元; Ct——第t年的费用,万元。

根据以上确定的各项参数值,由以上两式分别计算得EIRR=18.2%>12%、ENPV=203.53万元>0,经济效益费用比EBCR=1.55>1,本项目在经济上是可行的。项目区国民经济效益费用流量见表6-12。

71

水库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方案

表6-12 国民经济评价计算表

年份 建设期 序号 项目 一 费用流量(C) 第1年 第2年 第3年 1.04 1.04 4.30 0.00 2.72 第4年 1.04 1.04 4.30 0.00 2.72 26.18 第5年 1.04 1.04 8.61 第6年 1.04 1.04 11.09 第7年 1.04 1.04 10.92 第8年 1.04 1.04 29.93 第9年 第10年 第11年 第12年 第13年 第14年 第15年 第16年 第17年 第18年 第19年 第20年 第21年 1.04 1.04 38.35 1.04 1.04 39.40 3.34 7.93 0.00 6.72 1.04 1.04 39.40 11.15 7.93 0.00 7.72 1.04 1.04 39.40 18.97 7.93 0.00 8.72 1.04 1.04 39.40 26.79 7.93 0.00 9.72 1.04 1.04 39.40 34.61 7.93 0.00 10.72 1.04 1.04 39.40 42.42 7.93 0.00 11.72 1.04 1.04 39.40 50.24 7.93 0.00 12.72 1.04 1.04 39.40 58.06 7.93 0.00 13.72 1.04 1.04 39.40 65.87 7.93 0.00 14.72 1.04 1.04 39.40 73.69 7.93 0.00 15.72 1.04 1.04 39.40 81.51 7.93 0.00 16.72 0.72 0.72 30.14 89.33 6.93 0.00 17.72 99.74 269.76 219.31 3.26 10.54 11.21 1.23 7.55 1.81 11.15 194.75 0.97 10.00 7.50 19.72 602.70 347.40 111.08 0.00 544.39 1588.50 运行期 合计 105.45 164.31 85.73 133.58 1.09 10.54 3.74 0.31 2.52 1.81 11.15 2.17 7.47 0.92 5.03 固定资产投(一) 资 1 2 3 4 5 6 7 8 9 作业道路排水沟 拦砂坝 作业道路 排洪沟 蓄水池 取水坝 水保林 经果林 封禁治理 54.53 140.22 0.97 7.00 3.00 4.30 0.00 1.35 3.00 4.50 0.32 4.30 0.00 2.72 (二) 独立费用 (三) 基本预备费 (四) 年运行费 二 1 2 3 4 效益流量(B) 水保林效益 经果林效益 省柴灶效益 封禁治理效益 -19.56 -16.39 -14.24 -10.20 -4.27 0.00 2.72 27.65 0.33 0.00 2.72 35.95 2.98 0.00 3.72 67.34 5.62 0.00 4.72 7.93 0.00 5.72 三 净现金流量 -105.45 -164.31 26.18 四 98.73 126.79 130.29 130.29 130.29 130.29 130.29 130.29 130.29 130.29 130.29 130.29 130.29 累计现金流-105.45 -269.76 -161.86 -196.22 -195.62 -163.93 -142.36 -101.96 -42.71 33.36 111.53 189.70 267.88 346.05 424.22 502.39 580.57 658.74 736.91 815.08 893.26 量 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18.2% (EIRR) 经济净现值(ENPV) Is=12%时,ENPV=131.31万元 经济效益费用比Is=12%时,EBCR=1.55 (EBCR) 72 水库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方案

6.5节能减排分析

2008年以来,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中央和省把节能减排工作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突破口。我省是在全国较早提出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战略的省份,有着“七彩云南”的美誉。为探索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低碳发展之路,我省相继采取了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清洁等新新能源、建设“森林云南”、加快九大高原湖泊水污染综合防治和乡镇生活污水及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提倡科学的生活方式等措施。

作为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禀赋,具有发展低碳经济优势和潜力的西双版纳州,正响应政府的号召,积级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的原则,逐渐创建一批循环经济企业和生态产业园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清洁生产机制,抓好清洁能源示范点。

项目区属水库径流区,而xx水库是作为xx县城集中式供水的水源,本项目的提出积极响应了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方针,对保护xx的水环境,最大限度降低地方经济发展对当地水环境带来的沉重压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本项目在规划和政策方面有较好的可行性。

从现状来看,项目区内人口增长呈上升趋势,基本需求仍未满足,真正做到节能减排还需要一定的阶段。根据流域内各自然村的能源结构特点,可以适当采取如沼气池等利用新能源的措施进行示范性布设,逐步减少能源浪费,为减排出一份力。只有逐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积级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改善人居环境,不断提高人均纯收入,才能为节能减排工作的循序渐进提供相应的物质基础。

73

水库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方案

7 项目组织管理

7.1组织管理机构

水土保持是一项系统性、科学性、长期性的复杂工程,在项目流域治理中,各项措施的实施涉及到多个部门,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切实加强领导,把治理水土流失当做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农业后劲,振兴农村经济,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来抓,把水土保持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积极投身于水土保持工作行列。

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由xx水务局统一领导,县xx水库管理所统一实施,建立明确的分工制度,责任到人。

7.2组织管理措施

xx水库水利生态示范工程已部分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的项目管理模式,xx通过多年的以项目流域为单元的水土流失治理,积累了大量的项目管理经验。结合近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的新思路和新要求,为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项目建设全面推行 “七项制度”,即项目法人制(责任主体)、项目承诺制(配套资金承诺、农民投劳承诺)、项目公示制,县级报账制、招投标制、监理制、治理成果产权预先确认制。

一、项目法人制

xx水务局作为项目法人,将承担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资金使用和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认真履行项目法人的权利和义务。对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负责,对项目建设的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和资金管理负责,并具体负责项目建设计划和建设配套资金的落实,负责对工程年度计划完成情况、工程建设质量、资金使用情况及效果进行检查、监督,负责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发动和组织群众投入项目建设。

二、项目公示制

本项目计划要求xx镇业务部门年度工程和投资计划下达后,将项目建设的规模、内容、资金投入等进行公示,向广大干部群众实行事前告知。工程完工后,将完成项目、工程量、投资进行公示,增加项目透明度。

三、县级报账制

为管好用好工程资金,保证项目严格按规划的质量标准和批准的内容实施,项目将

74

水库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方案

严格实行报账制。在实施过程中,要指派专门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严把工程质量关。在资金使用上,严格按照“长治”工程管理办法,建立专户专账,对工程实行报账制,根据工程进度及质量拨付资金,各单项工程完工后,水务部门初验认可后,由工程承包方开据正规发票,xx水库管理所主管人员和分管领导和县水务局技术人员、分管领导、主要领导签字后方可报账,确保项目流域治理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起来。

四、按相关建设程序进行建设

根据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的特点,为加强对项目建设投资、进度、质量的控制,由项目责任主体按照工程建设程序的有关规定进行建设。

五、治理成果产权确认制

按照“谁治理、谁管护、谁受益”的的原则,进行治理成果产权预先确认,对产权明确的土地上的治理成果,原则上由原产权拥有户管理使用,对新开发土地上的治理成果,与农民签订经营使用和受益合同,并保证在较长时期内稳定不变,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依靠社会的力量,保证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

7.3技术保障措施

项目实施前,应根据流域实施的实际,开展各种形式的技术培训、考察等来提高项目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从而保障项目顺利、按时、高质量的实施。

7.4监督保证措施

实施过程中xx水务局应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全程进行监督检查,严把工程质量关。质量监督应与工程实施同步进行,监督网点的布设既要有重点项目、重点片区,又要考虑到点面结合,各项措施的分布。

75

水库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方案

附表1 xx水库水利生态文明示范项目流域水土保持措施现状及实施计划表

坡耕地治理工程 项目时段 名称 水土流治理面失 积 面积 坡面水系 蓄水池 口 排洪沟渠 沟 km km 取水坝 座 植溪作业 物 塘堰 沟 拦砂便道 护整治 整坝 埂 治 km km (座) km 植物防护 经果水保林 林 (hm) 2辅助措施 植物篱 2封禁 治理 管理房 ㎡ 30 谷坊 种草 标示牌 输水带 m (hm) 现状 xx水规划 库水土保2014持年度 工程 2014年度以后 48.06 2(hm) 2(座) (座) (hm) 2(hm) (hm) 块 2(hm) 211.25 48.06 48.06 3 1.94 0.8 1 1.94 1 12.32 35.74 20 50 19.36 20.32 20.32 1 0.65 0.25 1 0.65 1 12.32 8 30 50 19.36 27.74 27.74 2 1.29 0.55 1.29 27.74

76

水库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方案

附表2 xx水库水利生态文明示范项目投资概算及分摊表

项目流域 项 目 工程静态总投资 一.坡耕地整治工程 蓄水池 坡面水系 沟渠 取水坝 排洪沟 作业便道 二.小型水利水保工程 塘堰整治 溪沟整治 拦砂坝 三.植物防护 xx水库 水土保持林 经果林 种草 四.封禁治理 标志牌 输水带 管理房 五.封禁治理 六.独立费用 建设管理费 科研勘测设计费 七.基本预备费 筹资方案 1.州级资金 2.投劳折资 合计 271.41 36.26 7.94 2.30 1.98 1.16 11.2 11.68 206.30 11.15 195.15 2 1.8 5 0.97 11.08 6.08 5 8 258 1.41 2014年度 105.45 20.88 2.62 0.58 1.98 0.28 3.73 11.68 65.68 11.15 54.53 1 1.8 5 0.97 7.31 2.31 5 3.2 93 12.85 2014年度以后 164.71 15.38 5.32 1.72 0.87 7.47 9.34 140.62 140.62 1 3.77 3.77 4.8 165 0.65

77

水库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方案

附表3 xx水库水利生态文明示范项目流域水土保持措施效益估算表

坡耕地治理工程 项目项 目 流域 合计 坡面水系 小型水利水保工程 植物防护 辅助措施 封禁 治理 作业 便植物塘堰 溪沟 拦砂水保沼气省柴谷坊 经果林 种草 植物篱 道 护埂 整治 整治 坝 林 池 灶 蓄水池 沟渠 取水坝 排洪沟 保土效益0.38 (万t) 蓄水效益3.35 0.03 (万方) xx 拦蓄泥沙0.12 (万m³) 直接经济效益 24.23 (万元) 0.08 0.08 0.19 1.13 1.54 0.12 0.03 0.65 1.33 22.32 0.78

附件:关于《xx水库水利生态文明工程实施方案》的评审意见

7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