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追寻泾河魂27——古迹胜地 临潼区

2024-08-13 来源:划驼旅游

说到临潼,不管是去过还是没去过,大多人都会说出几个与临潼相关的名词来。什么秦始皇陵、秦兵马俑、骊山、华清池等等。但要说临潼和泾河流域的关系,相信大多数人都会觉得纳闷。
临潼境内最大的河流便是横穿其县境的渭河,泾河虽为渭河最大支流,但是在高陵的陈家滩泾河汇入渭河,泾河就已经结束她的流程了,人们看到的和合理的想象确实是这样的。然而战国秦时所修的郑国渠、汉时修建的白渠(白公渠)将泾河分流,其中有一部分随蜿蜒延伸的渠道悄无声息地流至临潼,灌溉着临潼境内渭河以北的大片土地。据史书记载,郑国渠由栎阳北经过。《汉书·沟渠志》:“引泾水,首起谷口,尾入栎阳,注渭中,袤二百里,灌田四千五百顷”。至此泾河才完成了其全部汇入渭河的历程。因而,临潼是同时属于泾河、渭河两个流域范围内的。
临潼地处陕西关中平原东部,北连阎良,西界灞桥、高陵,东临渭南,南接蓝田。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古为关中要冲,是古都长安的东大门,也是陕西关中城市群的重要节点。全区总面积915平方公里,总人口70万。

相传自远古时期女娲氏即兴于骊起,也就是今天临潼区渭河以南地区,商为丽国。历经周、秦、汉、唐,临潼一直为京畿之地,历史文化深厚,远源流长。在元代之前,县境内因有渭河流经,行政设置也以渭河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渭河以北地区,也就是泾惠渠灌区,与阎良相接。战国时秦在渭河北建都栎阳,秦孝公时置栎阳为县,因渭河以北地区土地平坦、面积广、盛产粮食,自秦汉到隋唐始终保持了县的建制。除古栎阳外还先后置万年(今鸿州)并鸿门县于零口;神龙三年(705年)废庆山县复为新丰县;天宝三年(744年)设会昌县(今城区所在地);天宝七年(公元748年)把新丰并入会昌,改名为昭应县;北宋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以临河(石瓮寺沟水)绕城东而过,潼河(温泉水)绕城西而走,遂取名临潼。《临潼县志》说:“祥符改名,以临、潼二水环县左右故名临潼”。元世祖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降栎阳县为镇,归属临潼县。因而有临潼“南宋以前南北分治、元代以后南北合一”之说。
临潼县城就坐落在著名的骊山风景区,骊山平均海拔900米,最高峰海拔1302米。早在白垩时期,骊山与秦岭曾一脉相连;燕山运动末期,由于受强烈的断块升降影响,才巍巍然崛起了这座不同凡响的“仙山”——骊山。骊山因山势远望宛如一匹苍黛色的骏马而得名。山上温泉喷涌,景色翠秀,美如锦绣。

自三千多年前的西周就成为帝王游乐宝地,周、秦、汉、唐以来这里一直是游览胜地,曾营建过许多离宫别墅,留下的众多的文物古迹和传说故事吸引着历代游人。登骊山是到临潼的人不可或缺的选择。上山的台阶曲曲折折达3000多米,从上到下分布着老母殿、天文台、鸟语林、兵谏园、石瓮谷、金沙洞、遇仙桥、三元洞坡下碑、举火楼、饮鹿槽、牡丹沟、秤锤石、鸡上架、达摩洞、翠荫亭、舍身崖、日月亭等众多古今遗迹遗址。骊山上的每一块石头、每一棵树木都是有故事有来历的,真可谓是步步有景致,阶阶留史话。

若要细说详解,光骊山的遗址故事讲上三天也说不完,我就择上中下三段中有代表性的三个景点来说一说。这就是山顶的烽火台、山腰的老母殿和山脚的华清宫(华清池)。烽火台位于骊山西绣岭第一峰上。这座古代战时传递战报、调兵遣将的设施,因历史上“一笑失天下”的典故而在古代千万个烽火台中成为一座得以留名传世。相传西周末年,周幽王娶了一位貌若天仙的女子名曰褒姒,可遗憾的是褒姒自进宫以来从未开颜一笑。于是周幽王便采纳了奸臣虢石父的计谋,无故点燃烽火台的狼烟,引得四方诸侯前来救驾,当众诸侯率兵汗流浃背赶来时,见到的却是烽火台上的灯红酒绿、歌舞升平,于是愤然离去。这时褒姒看见众臣的狼狈样,果真露出媚人一笑,为此周幽王大大奖励了虢石父。公元前771年,犬戎入侵西周,当周幽王再次点燃烽火时,却无人来救,西周至此灭亡了,从而留下一个“周王烽火戏诸侯,褒姒一笑失天下”的典故。

后人常常以此警戒君王,而褒姒则成为继妲己之后又一个背上以色祸国罪名的美女了。今天烽火台遗址游人如织,人们纷纷在此留影,又有几人能懂得当年被作为礼物进献,不得不陪侍荒淫无度周幽王的褒姒心中的无奈和苦楚呢。山上满眼秀色,心中无限感慨地沿台阶下行。来到西绣岭第二峰上的“老母殿”,这里也叫老母宫。这座庙宇是为了纪念历史传说中中华民族的创始人女娲氏而修建的,古籍说她是涂山氏之女,伏羲氏之妹,名叫女娇。相传女娲“攥黄土做人”创造了人类,三皇五帝均为其子孙,她又在骊山炼石补天,劳苦而功高,后世人尊称她为“骊山老母”。传说她通婚姻,为媒与人类,因此又被奉为“媒神”。她死后人们将其葬于骊山之阳(今蓝田县境内),又在骊山上修女娲祠纪念。

关于女娲的传说,想来中国人没有不知道的,因为她可是中华民族传说中的人类始祖啊。当然,这只是关于远古时期的一个传说而已。那么真正的女娲到底是否存在呢?据一些专家学者考证,女娲确有其人,她本是骊山附近一名杰出的氏族首领。1973年在距骊山脚下二里多的姜寨村发掘了新石器时期的“姜寨遗址”。从这个遗址所发掘的遗迹和文物来看,距今约五、六千年左右前,这里确实曾有原始母系氏族的人们在这一代活动。如此推算,女娲应该是母系氏族社会时期一位才能卓著的女酋长。每年农历六月十三日,四方群众携床单干粮,夜宿骊山,祭祀老母,这个风俗延续至今。这不由让我想起了位于泾河中上游平凉市泾川县的西王母,这位同样被神化了的远古女性,据说也是西北的一位氏族首领,其中可窥见中华民族在远古时期对女性的尊崇和膜拜。同时也应该说,这些地区早在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就已经有了先民生息的足迹。临潼骊山脚下发现了“姜寨遗址”;而王母宫所在的泾川县出土的智人化石被专家鉴定为女性蒙古族人种。这两地出现这样的传说人物确非凭空虚构,而是有一定历史根据的。巧合的是,泾河上游的西王母宫山下有温泉相伴;而在泾河末梢,骊山脚下的潼河也是自古就被奉为仙水御汤的温泉水,真是“北有王母温泉水,南有骊山御泉汤”。泾河流域中,这一南一北两处祭奉中华民族两位精神之母的殿宇,吸引了大批的海外游子,特别是有许多台湾同胞前来寻根问祖。在泾川西王母宫,我们见到了很多由台湾同胞集资修建的殿宇,在这里同样也有由台胞捐资修建的供奉老母的殿宇。其寻根问祖、回归本土之情由此可见一斑。站在老母殿前的平台俯视山下,山中景色独具特色,山势峻峭,断层地貌别具一格。山脚下的华清池一览无余,在青山碧水环围下的仿唐建筑大气磅礴。

据说唐代鼎盛时期的华清宫的规模很大,骊山也包括在内。但自唐代的“安史之乱”后规模缩小了很多,其后随着时代更迭、战乱等原因一再损毁缩小。今天的华清池是在清代建筑的基础之上经过多次修缮、扩建,发掘复原唐代遗址后形成的,它只相当于唐华清宫的核心部分,占地面积85560平方米,分为东区、西区和中区。近年来,唐华清宫遗址区域内相继发掘、出土了我国现存唯一的一处皇家御用汤池群落和我国最早的一所皇家艺术院校,并在其遗址上建起了唐御汤遗址博物馆、唐梨园艺术陈列馆,以翔实的文物资料展示华清池6000年沐浴史和3000年皇家园林史。现在骊山加强了植树造林的工作,原有的遗址也得到保护。

我们乘缆车自老母殿而下,临潼全景尽收眼底。缆车上看着越来越近的华清宫仿唐建筑群,有种从天而降的飘忽感,我也仿佛穿越回了唐朝,看到了中唐时期那场旷古的皇家爱情绝恋。对于唐明皇和杨玉环的那段爱情,历史上褒贬不一,也争论不休。因为自古至今,对于情感,特别是爱情,人们总是无法去明确界定对错是非。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一曲《长恨歌》即浓缩又传神地将唐玄宗李隆基与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悲剧刻画得淋漓尽致。后来也有许多以此为题材的诗歌,但是没有一首对这段爱情的吟咏像白居易的《长恨歌》回响得那样悠远,那样撩人心魄。《长恨歌》的神奇在于把政治悲剧和爱情悲剧不露一丝痕迹地交融在一起,编织成一篇哀婉动人、缠绵悱恻的人间神话。《长恨歌》讲述的既是一个红尘故事,又是一个仙境传说,既是对封建王朝的无情鞭挞,也是对纯真爱情的由衷赞美。行走在当年的华清宫,想象着千年前在这里演绎爱情绝恋的那对主人公,又联想到山顶“一笑失天下”故事的那对主人公,以及老母殿内被后世尊奉的骊山老母。也许是自己身为女性的原因吧,心中感慨万分。自这个世界由短暂的母系氏族社会转变成男人为主宰的男性社会以后,多少女人就变成了男人的附庸、玩偶和替罪羊。女人如果介入政治则被认为是祸乱,从帮助丈夫夺得江山的吕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女皇武则天、辅佐三代皇帝成就一代明君康熙的孝庄皇后、备受后人唾骂的慈禧……这些在政治上不逊男子甚至超越男子的女人们,后世对她们的撰文中大都是贬多于褒,皆是因为她们对男权世界的挑战。细推想,把她们推向政治舞台的其实正是那些自命不凡的男人们。而那些被男人利用而后再冠以以色惑君罪名的女人们,更是无辜而又可怜可悲。不单妲己、褒姒、赵飞燕,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称的四大美女,都是以悲剧结束生命的。

西施、貂蝉为成全男人们所谓的复国大业,强颜欢笑取悦自己并不爱的男人,到头来却被自己所辅助的人们毁灭。三千宠爱集一身的贵妃杨玉环,受宠之时和君王是何等的恩爱,“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千古绝唱在面对千军万马的叛军时霎然显得苍白无力。远嫁塞外,独抱琵琶幽叹的昭君承受的又何止是远离家乡的悲痛!太平盛世、万事皆顺时,红颜美人是宠爱是赏心悦目;亡国亡命、灾祸降临时,红颜便变成了祸水,成了一切罪恶的魁首,充当一切罪恶的替罪羊。翻开中国历史,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在唏嘘感叹时,我为自己的胡思乱想感到可笑的同时也为自己生在当今而庆幸。在纪念品销售处我看到了中国首部大型山水历史舞剧《长恨歌》的影碟,以前朋友曾经送过我一盘。《长恨歌》以“两情相悦”、“恃宠而骄”、“生离死别”、“仙境重逢”等四个层次十一幕情景,以骊山山体为背景,以华清池九龙湖做舞台,以亭、榭、廊、殿、垂柳、湖水为舞美元素,运用领先世界水平的高科技手段,营造了万星闪烁的梦幻天空,滚滚而下的森林雾瀑,熊熊燃烧的湖面火海以及三组约700平方米的LED软屏和近千平方米全隐蔽式可升降水下舞台。

将历史与现实、自然与文化、人间与仙界、传统与时尚有机交融,以势造情,以舞诉情,在故事的原发地艺术地再现了这一动人的爱情故事。让“那段躺着的历史”在华清池的九龙湖畔“站了起来”。一直以来我很想在现场真实的体验一次,可是因为我们来的时间不凑巧,这个只在夏季上演的节目,我只能再次抱憾错过了。唐明皇、杨贵妃早已灰飞烟灭,但是当年唐皇“春暖赐浴华清池”的温泉水却千年不息,现在普通游客也能享受当年皇家独享的温泉浴的待遇了。经有关专家实地考察和专家委员研究论证认为,临潼是我国温泉文化的发祥地,当地华清池温泉是我国开发利用最早的温泉。据考证,骊山温泉被人类使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为此中国矿业联合会和国土资源部于2008年5月27日,授予临潼区“中国御温泉之都”称号,据说这在全国是唯一一个。为了合理开发利用温泉资源,临潼区政府制定了温泉开发利用的统一标准和规划,将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规模,再现当年“御温泉”之盛况。

另外华清池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1936年12月12日,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就发生在此,华清池内至今仍完整保留着当年蒋介石行辕旧址。

骊山北麓便是秦始皇陵,它南依骊山的层峦叠嶂,山林葱郁;北临逶迤曲转、似银蛇横卧的渭水。高大的封冢在巍巍峰峦环抱之中与骊山浑然一体,陵墓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秦始皇帝陵是中国第一座帝王陵园,在中国近百座帝王陵墓中,以其规模宏大,埋藏丰富著称于世。1956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把秦始皇帝陵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目录,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古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上王陵,中国秦始皇陵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皇陵。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秦始皇陵兵马俑是可以同埃及金字塔和古希腊雕塑相媲美的世界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而它的发现本身就是20世纪中国最壮观的考古成就。它们充分展现了2000多年前中国人民巧夺天工的艺术才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宝贵财富。法国总统希拉克对它“世界第八奇迹”的赞誉,使秦始皇陵为更多的世人所知。世界文化遗产的桂冠,为秦始皇陵更增光彩。对于秦始皇陵兵马俑,在这里我就不再赘述了。倒是在骊山脚下华清池东邻的临潼博物馆,我们有不少收获。临潼县博物馆,和华清池、秦始皇帝陵、秦始皇兵马俑同为骊山风景区四大文物参观点。相比之下,华清池、秦始皇帝陵、秦始皇兵马俑名气太大,临潼县博物馆这个县级文物单位并不为太多人所知,包括我,在参观临潼博物馆之前,兴趣也不是很大的。可是当我踏入馆门之后,它的建筑风格便一下子吸引了我。

这里主体采用中轴线对称的皇宫布局,沿袭中国北方四合院形式,红柱挺立,回廊曲绕,望京楼宏伟壮丽,面西屹立,骊山阁、渭水阁,南北作陪,回廊宽敞,红柱挺立,这种布局的历史博物馆颇具特色。

临潼博物馆建于1978年,占地6600平方米,展出面积600余平方米,馆内设有周秦艺术室、唐代佛教艺术室、汉唐艺术室、秦兵马俑室四个陈列室和一个历代石雕碑廊、石雕明墓保护室。收藏了新石器时代至明清时代上下五千年历史文物万余件。在带领我们参观之前,这里的讲解员告诉我们,临潼博物馆有三大看点:第一,最早出土的秦兵马俑在这里展出;第二,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真身舍利在这里展出;第三,这里所展出的文物,包括国家级文物全都是真品。唐佛艺术室陈列有国宝级文物10余件,其中1985年5月5日出土于唐代庆山寺遗址的金棺、银椁、释迦如来佛真身舍利、舍利宝帐、唐三彩狮子、三彩南瓜等珍贵文物为该馆标志性文物,随之出土还有一百余件佛教文物珍品。镌刻有八个鎏金大字“释迦如来舍利宝帐”是举世唯一的舍利宝帐(属于极为珍贵的佛教文物),此已被列为国家级特级文物。

周秦艺术室陈列有西周、秦代文物100余件。其中西周利簋是迄今所见最早的西周青铜器,造型庄重,纹饰是一种龙纹,内底铸有铭文4行32个字,铭文概括地叙述了武王伐纣灭商这件大事。铭文大意为:武王征伐商纣,于甲子日早晨向商纣发动了进攻,岁星当时灭了商,很快据有了商地,辛未日武王在偃师赏赐有功之臣,右史利得到金赏赐,做了这件宝簋。铭文证实了周武王于甲子日灭商准确无误,这是唯一记载武王伐纣的遗物,为商周断代提供了不可代替的实物标本。还有秦始皇陵出土的高48厘米,直径61厘米,我国迄今发现最早最大的瓦当,被称为瓦当王,也陈列于此展厅。汉、唐、元艺术室陈列有汉、唐、元文物100余件,其中形象逼真的汉代骑马俑就在此厅展出。秦俑艺术室陈列有1974年最先出土的秦兵马俑,被专家们称之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再世的先遣兵士。它们的问世,揭开了两千多年前秦始皇帝陵地下神秘兵阵布局的序幕,为世人研究秦代军事、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史料。因为兵马俑博物馆成立比较晚,这些最早出土的俑便放在这里展出了。为了让大家近距离参观,这里的兵马俑没有用玻璃罩保护,我们不仅零距离见到了最早出土的兵马俑,甚至可以用手摸一摸,来感受来自两千多年前的气息。这可是在兵马俑博物馆绝对享受不到的待遇啊,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吧。博物馆院内还有碑廊一座,展出文物珍品千余件,历代陶雕之精华齐聚于此。对于雕刻我并不太懂,但是这里的一件刻品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有一座竖碑,高约两米,碑座碑身与常见的石碑无异,但是碑首却很特别。雕刻成外圆内方的铜钱造型,在铜钱方孔的上下、左右四边,依次刻有“隹”、“五”、“矢”、和“足”字的下半部分,中间的方孔既为铜钱之“地方”,又兼周围四字之“口”字旁。组成了“唯吾知足”四个字,其构思巧妙且寓意深刻,让人在感叹之余更多了一份对人生的感悟。

离开博物馆,我们驱车赶往距秦兵马俑博物馆2.5公里,位于临潼区新丰镇鸿门堡村的鸿门宴遗址,这里是骊山风景区最北的旅游景点。它南依骊山,北临渭河,处在潼关通往长安的必经之地,遗址前横着一公里长的峭塬,中间像刀劈似的断为两半,南北洞开,犹如城门,鸿门因此而得名。据史书记载,秦末项羽与刘邦争夺天下,刘邦先进关中,打败秦军,俘虏子婴,驻军灞上;而势力强大的项羽后进关中,驻军鸿门。公元207年,项羽听谋士范曾之计,在鸿门设宴,企图借机杀掉刘邦。走进被誉为“千古一宴”的鸿门宴景区,现存遗址用青砖砌成,10米高的旗杆上飘扬着杏黄色的帅旗,台子北面建了一座蒙古包似的军帐,门口高挂着“楚高军旗”,军帐用玻璃钢制成,帐内模拟当时的宴会场面。塑有表现“项庄舞剑、樊哙闯帐、沛公逃席、范曾长叹”等场面的雕塑,将鸿门的紧张气氛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两千年前的古遗址上,感受策杀刘邦,扭转乾坤,改写历史,定夺天下的转机,聆听历史,感悟人生。其实刘邦项羽争天下的故事不只影响了历史的格局,也创造出了许多典故以警醒后人,亦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鸿门宴”因此也成为貌似友好,但暗中却不怀好意的代名词,著名的典故“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就是指这段故事。

人们对于项羽、刘邦二人也是看法不一。有人认为,项羽是真正的盖世英雄,他宁可不要天下也不肯负于朋友,所以它在鸿门放走了刘邦,但这也注定了败者为寇的结局;历史上很多人称刘邦是小人,但他在鸿门逃过了一劫,最终夺到天下而变成了英雄。成王败寇在这里得到了充分诠释。

鸿门宴既是一出精彩的序幕,又是一道沉重的伏笔。所以直到今天,这里依然吸引着无数人怀着无尽的感慨来追溯真实却又缥缈的历史。从鸿门宴遗址出来,我们来到了骊山东侧,距秦兵马俑约8公里的纸张乡南陈村东北一处仿古建筑,悬着“扁鹊纪念馆”的牌子,也许是自己太孤陋寡闻了,不知扁鹊和这里有着怎样的渊源。当我迫不及待地再次以“十万个为什么”的状态一鼓气地问完这里的讲解员后,一切问题都明了了。扁鹊(公元前407~前310)姬姓,秦氏,名越人,又号卢医,春秋战国时期名医。勃海郡郑(今河北任丘)人,还有一种说法是其为齐国卢邑(今山东长清)人。由于他的医术高超,被认为是神医,所以当时的人们借用了上古神话里黄帝时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

扁鹊从师于长桑君,尽得其医术禁方,擅长各科。在赵为妇科,在周为五官科,在秦为儿科,名闻天下。扁鹊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扁鹊在诊视疾病中,已经应用了中医全面的诊断技术,即后来中医总结的望、闻、问、切四诊法,当时扁鹊称它们为望色、听声、写影和切脉,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相传有名的中医典籍《难经》为扁鹊所著。关于扁鹊的死因《史记》中有翔实的记载:“秦太医李醢术不如而嫉之,乃使人刺杀之。”事情是这样的,秦武王久慕扁鹊之名,诏为自己治病,当扁鹊要动手治疗时,秦太医令李醯却故意阻拦说:“大王之疾,在耳之前、目之下,万一出差,将致耳聋目瞎之果。”于是武王疑而不决。扁鹊愤扔其砭石(古时外科手术工具)说:“王求我医,又信庸医之言,如是治理天下,国必亡矣!”武王听后遂坚定信心让扁鹊为他治好了难以治愈的病。李醯自知医术不如扁鹊,妒意大增,暗中派人把他杀害在回家的路上。秦国百姓痛惜不已,将他埋葬在遇难之地南陈村。

几千年来他的墓地仍保护得很完好,海内外医学界学者、社会名流及四方百姓,年年清明来此扫墓凭吊。1983年,临潼县人民政府在扁鹊墓地建立纪念馆,扁鹊纪念馆占地7600平方米,现存扁鹊墓冢、石碑、古槐等。据称树龄已上千年,树根右方新生幼槐,粗近30厘米。在墓东有扁鹊祠,祠内最早的碑是明万历庚子《重修扁鹊祠记》,碑文说“祠宇时久”,创始年不详。还有扁鹊纪念碑、碑亭及扁鹊事迹和中医文献陈列室。院内药园芳香,绿树成荫,如今这里已成为骊山风景名胜区的主要旅游景点之一。一代神医扁鹊死于小人的暗杀,其原因是同行“自知计不如扁鹊”极度的嫉妒导致了变态心理,不由人为之叹息。同许多名人一样,扁鹊墓到底在何处也是有争议的,河北、河南、山东等地也都有扁鹊墓。但从《史记》中记载来看,这里是扁鹊的遇害地,中国自古有亡人入土为安的传统,当地老百姓感恩扁鹊济世救人之德,怜念他以技见殃的苦悲,在当地埋葬封土纪念,这应是最为合理的。而河北、河南、山东等地的扁鹊墓应该是彼地百姓纪念扁鹊而修筑的封土与祠庙吧。人杰地灵的临潼,不仅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极其丰富珍贵的文化遗迹,就连这里的特产水果也是大有来头的。临潼石榴就是享誉中外的是特产。

石榴在三秦栽植最早始于汉代,西晋张华《博物志》云:“汉张骞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以归。”(涂林是梵语石榴的音译),安石国即现在的伊朗、阿富汗的中亚一带区域,那里是石榴的原产地。华夏大地的第一颗石榴种,就是张骞在第二次出使西域时带回来的。张骞得石榴种,经丝绸之路传入内地,首先在当时的帝都长安上林苑、骊山温泉宫种植。据汉上林令虞渊记述,上林苑栽植奇花异卉达三千株,内有“安石榴十株”。因得到汉武帝的喜爱,尔后又命人将石榴栽植于骊山温泉宫。同时植于上林苑和骊山温泉宫的石榴,能在临潼长久地繁衍下来的原因是:骊山北麓一带,是砾石与黄土相掺的“红淤土”,通透性好,光照资源丰富,四季冷暖、干湿分明,空气中含尘量少,光照能见度好,这些均适应了石榴喜温、喜光、抗干旱、耐脊薄的特征。“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所以骊山的石榴两千年来,花越开越红,成为我国十大名花之一;果越结越大,有的单果可达1斤以上,繁殖也越来越广,已种植至全国许多地区。而外地石榴,无论甜度还是大小以及外表美观程度,都与骊山石榴无法相比。骊山气候温和,泉水滋润,汉唐以来就辟为皇家园林,果树栽培历史悠久。除了石榴有名,就要算火晶柿子了。提到火晶柿子我可是一点都不陌生,几年前姐姐出差带回一筐火晶柿子,大的像鸡蛋大小,小的也有乒乓球大小,颜色朱红,晶莹光亮,皮薄无核,看着都让人觉得口馋。用手捏着柿蒂,由顶部剥皮,或一口一口吸食,或剥完皮后囫囵入口,果肉甜润,回味悠长。听临潼的朋友讲,每到金秋送爽的时节,柿子树上挂满金黄的小圆柿子,像一盏盏灯笼一样既养眼又养胃!火晶柿子是临潼特有的柿子品种,因其果实色红如火,果面光泽似水晶而得名,每年都大量出口,深受国内外食者赞誉。临潼,这片承载历史的地方,不管是街角巷陌的历史遗迹还是那经历了千年风霜的断壁残垣,亦或是那娇艳欲滴的石榴花,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在临潼均留下了烙印。古迹遗址星罗棋布、历史文化博大精深。骊山云树郁苍苍,历尽周秦与汉唐。一脉温汤流日夜,几抔荒冢掩皇王。郭沫若先生的这两句诗恰到好处地向人们诉说着临潼历史。

正是这些历史的痕迹成为了临潼最好的产业资源,临潼区委、区政府以国际化的视野谋划临潼发展,审时度势,主动加强与周边先进地区的合作,结合国务院“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启动实施,积极利用临潼享誉世界的旅游资源,在骊山周边以旅游观光和休闲养生为主要特色,集文化传承、生态旅游、温泉养生、休闲度假、商贸服务、商务会议、运动康体为一体的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已经开始建设。与此同时,又与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泾河工业园区合作,在北田、任留一带划定40平方公里的区域,以发展高新技术装备工业为主,规划建设西安临潼渭北高技术装备工业基地。

临潼这颗充满希冀的中国旅游明珠,正在迸发更加璀璨的光芒,焕发更加蓬勃的生机,加快朝着建设西安最具国际化特征的东部新城的宏伟目标迈进。

走完了一段路程,整理完一些文字,我心中翻涌着的强烈的感觉凝成两个词——感谢、惶恐。
我无法不最真诚地说出一些话来,感谢养育了我们的母亲河——泾河,她留下了已经融入子孙血脉的灿烂多彩的文化;感谢一万四千多公里路途中脚步所至的陕甘宁27县区陪同我们在泾河两岸探访泾河文化的人;感谢那些自始至终给予我支持和鼓励的朋友。说出来却成了最俗套的话了,但正是有了我感谢的这每一个人,才有了《追寻泾河魂》的诞生。

翻看《追寻泾河魂》,诚惶诚恐的感觉又弥漫心头,这多是缘于我的学浅才疏。短短的一次采风,对泾河文化只是有了粗浅的了解,于我而言,最多的是凭着一股热情和一种使命感,写下我想告诉读者的文字,把那些千万年荡漾于泾河中的生生不息的文化、那些人、那些事展现给读者,把那些尘封已久的厚重的历史和如今怦然而动的发展的勃勃生机呈现给世人。因此,我稚嫩的文字、浮光掠影的记述之于丰硕悠长的泾河文化,一定还是不完整、不透彻的,甚至是不准确、存争议的,但只祈望它仅仅是一块能溅起些许水花的石块,引来关于泾河文化的串串珠玉,我也不枉此行,不枉几年来那些白昼的紧张奔忙和夜晚的艰辛坚持。虽说这是写在最后的几句话,但我心里却不敢认为这是“最后”。站在泾河岸边,依着滚热的黄土地,天空瓦蓝,白云如雪,想起了“驿站”这个词。走过一程,可以停下来歇歇脚,是一种释然,身心短暂的休憩;而同时,驿站也意味着出发、起点,是生命里又一个开始的象征。所以更希望这一切都是“泾河文化”为世人了解的新开始,让更多的人由此再去发现、传承、塑造泾河之魂!因为这是我最初和最终的愿望。愿泾河之魂永留。

Top